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周婷玉、江国成)新华社7日受权全文播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实施方案》明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
这五项重点改革分别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根据《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规范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
《实施方案》指出,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2009年初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要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
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方案》明确,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问题,《实施方案》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实施方案》指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公立医院改革2009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实施方案》强调,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了实现改革的目标,经初步测算,2009-2011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
《实施方案》共6600余字,内容分为6大部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全文发布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9年3月17日)
图表: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发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详细>>>
|
人民日报社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了。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是涉及13亿人的重大民生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制定修改完善,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吸纳各个方面尤其是普通群众的建议,最终定稿。这一意见汇集众人智慧,反映群众意愿,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科学发展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实践,标志着十七大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迈出了历史性的关键一步。详细>>>
|
新华社评论员: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举措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6日公布。这是推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一项重大举措。落实好这个意见,不仅将有力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而且对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将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加强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在破解难题、应对挑战中快速发展,人民享有的医药卫生保障日益充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详细>>>
|
新华视点:世界性难题的中国解决方案——透视医改中的创新 |
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一部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在过去的3年里,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开展广泛而又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征求国内外各个阶层人士的意见。这部15000余字的文件包含了哪些理念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重大创新?这些创新有何意义?记者为此采访了权威人士和相关专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