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流通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实现了由紧缺向繁荣的重大跨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措施,在流通领域产生了显著效应,市场供求格局和流通主体发生了重大转变,并朝着优化方向发展。商品供应不断充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型流通方式快速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品市场进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时期,跨上了新台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活跃景象。
市场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时期
建国60年来,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消费品市场经历了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呈现繁荣、活跃、兴旺、平稳的运行态势,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对资本主义旧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年)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留下了一个混乱不堪、生产力低下,贸易极不发达,商品极度匮乏的市场,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改善生活的强大需求。对旧市场进行改造,建立适应新体制要求的新市场,是摆在新中国建设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着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私营工商业,逐步改造成为国营工商业,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使其逐步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工商业。到1957年底,全国接受改造的商业达到188.9万户, 占当时私营商业户数的比重达到82%,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新中国商业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58-1978年)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与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一历史时期一直延续到1978年。在这一期间,虽然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对商业改革和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个体商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被遏制状态,但总体上看,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和市场的发展仍然是快速的和稳步的。据统计,1957-1978年,在全国商业机构(网点)和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商业销售商品总量大幅度增加,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有474.2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1558.6亿元,增长2.3倍。公有制经济占居这一时期的主导地位。1978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通过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商业销售的商品零售额占到了98%,形成了公有制商业“一统天下”的格局。
三、市场快速发展时期(1979-2000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空前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8.6亿元,扩大到2000年的39105.7亿元,增长24倍,年均增长15.9%。在市场发展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流通格局在不断建设之中。非国有经济成份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公有制商业的“一统天下”。这一历史时期市场发展的特点,一是国有商业改革不断深化。改革重点是转机建制,搞活经营,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95%左右的商品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到5%。三是流通领域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四、新世纪市场加速扩张期(2001-2008年)
进入21世纪,消费品市场加快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保持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1年的43055.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487.7亿元,年均增长14.1%,超过“九五”时期3.5个百分点。
商品供给实现由紧转松的“三步跨越”
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商品生产的能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众日用商品短缺。自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在努力增加商品供应的同时,逐步取消了票证,结束商品供应的匮乏状态。改革初期实施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的政策,使我国在农产品、轻工产品的供给能力迅速改善,鲜鱼、蔬菜、烟酒、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及家用电器等的供应票证首先被取消。1983年,我国取消了30年之久的布匹定量供应,布票进入“历史博物馆”。紧接着食油、粮食的定量供应也于1985年和1992年先后取消。粮、棉、油定量供应的废除和这类票证的取消,标志着中国居民的基本生活品供应已告别了短缺。经过60多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量变积累,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消费品实现了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转变,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紧缺阶段
解放初期满目疮痍、商品极度匮乏。1952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实现277亿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1989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8101.4亿元,比1978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16.1%。但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运行僵滞,流通渠道单一,供应仍显短缺。不少重要商品仍实行有计划的凭票证限量供应。买电风扇要买票预约,买彩电得千方百计找“门路”,买自行车需托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商品匮乏的时期,只要一传出“涨价”的风声,各大商场立刻就会涌起抢购狂潮。彩电、冰箱、电风扇,不问好坏,一买而空,连粮食和洗衣粉,都成袋成箱往家搬。这种因商品短缺造成的特殊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二、由紧缺到相对宽松时期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商品大为丰富,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宣告结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90年代中后期,一般性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基本结束,买方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到200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105.7亿元,比1979年增长20.7倍,年均增幅高达15.8%。
三、由宽松到相对过剩
进入新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得到确立。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商品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协调。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全部商品的比重由2000年下半年的18.4%提高到2008年下半年的28.7%;供过于求的商品由79.6%下降到71.3%。市场供求状况的根本改变,决定了由生产销售者占主导地位的卖方市场,已经转向了由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
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我国消费品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487.7亿元,增长390.7倍,年均增长11.3%。其中“六五”时期增长15%,“七五”时期增长14%,“八五”时期增长23.3%,“九五”时期增长10.6%,“十五”时期增长11.4%。
一、城乡市场共同繁荣,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长期以来,不论是城市市场还是农村市场都表现出持续兴旺活跃的运行态势。特别是80年代,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市场迅速发展,到1989年,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434.6亿元,比1952年的137亿元,增长31.4倍。1990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市场增速开始加快,在规模上迅速扩大并超过农村市场。1998年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084亿元,比1952年增长94.5倍;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294.1亿元,比1952年增长144倍。
近几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尤其是城乡统筹、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流通状况,为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增幅的差距不断缩小。2008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3734.9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2.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1.3倍和1.1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5.3%和12.9%。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21.3%提高到2008年的30.9%,拉动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2.5个百分点提高到6.7个百分点。
农村市场贡献率提高,主要是由于连续几年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和消费结构变化的结果。从农民消费结构看,已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和延伸,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已开始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以居住、交通通讯为代表的住、行类消费,已逐渐成为农民消费升级后的市场热点。
二、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导向作用增强
一是居民消费心理趋于成熟,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尤其是近几年,尽管住房、医疗、教育等多项改革措施,强化了居民的支出预期,但由于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提高了居民的抗风险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经济承受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各项改革带来的支出压力,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对商品的消费量稳步提高。
二是政府调控及时,短期结构性矛盾不断化解。由于国内市场供求总体稳定,政府有关部门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保证了市场总体运行的活跃和稳定。近几年来,也曾先后出现过粮食、油料、猪肉等重要商品个别时期供应偏紧、价格上涨的状况,但由于政府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没有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较长时期或较大程度的危害。
三是市场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增强。建国60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作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一是调节供需,保障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60多年来,我国居民购买力每年均以较高速度增长,居民消费占国内最终消费的比重约为75%左右。面对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国内市场通过购销活动源源不断地将各种商品输送到不同消费者手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组织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使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二是支持和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另一方面又需要将产品不断地输送出去,市场正是在这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据测算,在我国轻工业生产中有70%的原料来自于农副产品,而这些农副产品中的绝大部分是通过市场采购的。流通体制改革以后,通过市场流通供应的生产原料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市场在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料的同时销售其产品,并为生产者提供需求变化信息,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三是积累和上缴了大量税金,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经济建设资金来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建设步伐加快
一、商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流通主体发生重大转变
从1978年开始的商业改革,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流通格局。消费品市场经营主体得到迅速扩充,经营主体所有制性质的多元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竞争有序、互为补充的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前,城乡市场国营商业一统天下,商品供应渠道单一,197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全民、集体经济所占份额高达99%以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市场流通,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成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1983年,国家确立了集体所有制商业与国营商业在政治、经济上平等的地位,有力地促进了集体和个体商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过去国营商业独家垄断经营消费品市场的局面。从不承认市场到积极发展市场,从只允许适度的市场调节到明确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又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非公有制经济在流通这个竞争性的领域中得到迅猛发展。
在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国有大中小型商贸企业的“国有民营”改革力度。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在全面推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以“资产国有、设备租赁、自筹资金、自负盈亏、集体或个人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国有民营”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国有经济有序退出商贸领域。目前,消费品市场已形成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经济、混合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互相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经营业态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和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已经形成。新的商品市场体系和新的流通格局迅速发展壮大。
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商业网点遍及全国。现在,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都能够为顾客提供方便的服务。各类商品市场的空前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2008年底,全国拥有各类消费品市场61535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26902个,农副产品市场26280个,工业消费品市场7042个。
二、流通各行业齐头并进,大中型企业领跑市场
从行业结构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由1952年的211.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1198.5亿元,年均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由14.1亿元增加到15403.9亿元,年均增长13.3%。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8%,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1.5个百分点,成为市场商品销售的主体。
大中型企业商品销售增长仍居领先地位。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它们充分发挥规模大、环境优、信誉好的优势,成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首选消费场所,在竞争中领跑消费品市场。2008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155946亿元,占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9.3%提高到51.9%,在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
三、商业经营业态与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实现了质的创新
改革开放前,我国商业业态单一,经营方式传统。零售企业主要为单一百货店、副食店和粮店,城乡集贸市场也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商业建立了发达国家商业100多年发展所形成的各种零售业态。除大型百货商店、商品批发市场以外,以连锁经营为基本特征的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大卖场、尾货调剂中心、折扣店、特许加盟店以及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直销等无店铺销售方式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百业竞争的态势。产销结合、科工贸结合、国际国内市场相对接、品牌经营等先进营销方式在中国商业领域已经普遍实现。由分布在全国城乡的商品市场组成的商品流通网络,以及餐饮、住宿、各类居民生活服务业和各类新型服务业网点,既为全国商品货畅其流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与消费环境。
四、商业对外开放从零起步,不断扩大,发展迅速
商品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商业利用外资的历程,从1991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与日本八佰伴合资开始试点,经过几个阶段的试点和实践,现已进入后WTO时代。仅2007年外资投资中国商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与其他生活服务业)新增企业7546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4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全国新增外资企业总数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9.9%和5.9%。2007年进入中国零售业100强的外资商业企业为17家,占零售100强销售额的22.9%。目前,外资零售商业成为流通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市场份额、业态创新、技术升级、促进竞争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流通业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促进了国内商业向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加速演变;另一方面带来了丰富的国际货源,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促使中国产品大跨步走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