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 四十三岁
1月1日 出席盐城县参议会成立大会,并讲了话。指出成立参议会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强调要团结全国一切力量,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斗争。要和一切抗日的党派、阶级、民族合作,联合一致,共同对敌。
1月4日 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九干多人由安徽泾县云岭驻地分三路向南出发。 按照一九四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新四军军分会的决定,具体的转移路线是:由云岭先向东南行进,绕道茂林,经三溪、旌德、宁国、郎溪,沿天目山麓进至溧阳苏南根据地,然后待机北渡。
向中共中央报告:“半年来在各地注意纠正过左的错误,已有若干成绩。在皖东地主暴动后,本大半逃跑,现已大部回来,表现尚好。参议会已召开,大半是士绅,各级政府经常召集士绅座谈会,收效很大。皖东北工作的错误最多,现亦有些改正,地主大半已回来。苏北参议会及各县参议会已大半开会,有些正在召开,党外人士士绅占多数,但参加政府工作不多。”八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将这一报告转发各根据地。
1月6日 复电彭雪枫,同意八路军第四纵队以最大决心坚持豫皖苏边区现有阵地的部署。指出:估计汤、李向豫皖边进攻,将以抗日名义或捏造我军不服从命令北上,而在军事上不断压迫破坏我之政权、群众组织等。因此,我要打破其进攻,不但要在军事上作准备,尤其要在政治上作准备。
奉命北移的新四军皖南部队,行至泾县境内在丕岭一带时,突遭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事先布置好的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
1月9日 致电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我江南部队遵今北移被阻,战况激烈,请向国民党严重交涉。
电告中共中央:项英、袁国平等在紧急关头已离开部队。“提议中央明令撤项职。并今小姚在政治上负责,叶挺在军事上负责,以挽危局。”
1月10日 电告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接叶挺、饶漱石九日报告说,项英、袁国平等不告而别,行向不明。部队受敌包围,展开激战,决九日晚分批向北突围。同日,项英致电刘少奇并转中共中央,报告离队经过,说“今日已归队”,并表示“我坚决与部队共存亡”。十一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复电刘少奇、陈毅:“你们转来叶、姚报告悉,叶、姚是完全正确的,望你们就近随时帮助他们,并加以鼓励。惟项英撤职一点暂不必提。”
1月11日 与陈毅致电新四军江北各部队首长,通报新四军皖南部队被围情况,指示各部队向各方呼吁。并通过各种统战关系,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抗议,要求立即制止围攻新四军的行动。
1月12日 与陈毅致电毛泽东、朱德、王稼祥:“我江南军部叶、项、袁、周等共约九个团遵令北移,至茂林附近,被顾祝同五个师层层包围,多次未冲出,已激战六昼夜,死伤已重,弹尽粮绝已致绝境。他们准备拼至最后一人。望你们速向重庆严重交涉,停止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