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刘少奇同志生平年谱(1930年 三十二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23日   来源:中央文献出版社《刘少奇年谱》

    1月4日 中共中央致信满洲省委:此次刘少奇来,中央对于满洲党怎样进行武装拥护苏联与反军阀战争的军事工作,有所讨论。党在满洲,要加紧军事工作。信中要求满洲省委建立军委,健全军委的工作系统,要在中心区域的地方党部建立士兵运动委员会。

    1月11日 再次抵哈尔滨,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和巡视觉的工作。同市委领导分析了中东路工人运动的形势,总结前一段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目前要领导失业工人开展复工运动,并且使失业工人的斗争得到在业工人甚至其他各行业工人的支持,使失业工人的复工要求成为全体工人的共同要求,在此基础上组织中东路全路工人的总罢工。

    中东铁路管理局下令裁人,凡是一九二九年七月十日 (中东路事件爆发日) 以后上工的中国工人全部裁减。三十六棚总工厂的裁人名单已公布,李梅五和许多工人积极分子均被裁减,厂里已经没有党、团员,组织联系中断。三十六棚厂方下令所有被裁工人于次日进厂算账。

    1月12日 按照刘少奇指示,郭隆真、李梅五利用被裁工人进厂算帐的机会,串联失业工人拒绝算帐,集合到路局请愿,要求复工。随后失业工人成立了“东铁工人失业团”(简称失业团),举七委员办事,每十人一代表,组织代表会。还组织体育队、讲演队等,设立办事处。失业团发表了《告全国父老书》、《告全路工友书》、《致俄局长信》,号召失业工友速来失业团报名,呼吁各界对失业团予以援助。

    1月13日 通过中共哈尔滨市委派全总特派员孙秀峰担任失业团秘书长兼党团书记,李梅五担任失业团总代表,郭隆真和其他五、六名党团干部担任讲演队、体育队、外站巡视员等项工作;让分工主管职运工作的省委常委唐宏经协助市委指导在业工人的斗争。并向省、市委领导干部指出,三十六棚总工厂是目前发动北满群众斗争的中心,失业团尤其是中东路全路总罢工的组织者。复工运动的目的,不只是限于争得失业工人的复工,而是要开辟我们工作顺利的条件,利用失业团的公开机会去发动全路以及其他各厂各业的工人斗争,树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旗帜,建立自己的赤色工会――工厂委员会。

    1月15日 与孙秀峰联名向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央发出《哈尔滨市委关于中东路问题及哈市一般群众斗争报告》。指出哈市已经起来了的群众斗争,有可能汇合成为一个高潮。党的任务就是在政治上组织上领导此种形势往前发展。

    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兼管省委军委及宣传部工作。并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和满洲革命形势,重新布置满洲工作。提出要加紧对兵工厂、铁厂、炭矿, 以及重要市政工人的工作,除哈尔滨、大连、抚顺外,还要加紧进行延吉、吉林、长春等地的工作。决定派一些同志到中央训练班接受训练;抽调一批同志分派到各地去开展士兵、农运工作。

    1月16日 指导总工厂失业工人联合中东路各站、段失业工人,成立失业工人复工团。

    1月18日 中共中央写信。指出三日来这里的形势发展很快,高潮的形势业已具备,中东路即日有总罢工的实现,学生正在酝酿反帝游行。斗争的中心,不是经济要求条件,而是裁减白俄工人的问题。群众斗争的实际就是拥护苏联的斗争。

    1月19日 中东路“总工厂失业工人后援会”(简称“后援会”) 宣布成立。后援会是根据刘少奇的指示由郭隆真组织和领导的在业工人的组织,它的成立有力地支援了失业工人的斗争。

    1月27日 由于后援会的支持和失业团的不断斗争,铁路当局被迫答应了失业工人的要求。先给以前曾在中东路作过工的一百余名中国工人复了工,后又有三十余名一九二九年七月十日以后进厂的工匠复工,余下一部分小工以捐款来救济。

    2月初 指导郭隆真等组建三十六棚总工厂委员会。总工厂委员会由九个分厂推举十五名委员组成,机器分厂工人张明德任主席。总工厂委员会在成立声明中宣布,不承任东铁督办公署操纵的工业维持会代表工人的资格,由总工厂委员会负责办理厂内一切日常有关工人事宜。

    2月上旬 得知李梅五等违背中共哈尔滨市委的决定,拉上工人代表去参加工业维持会的选举活动后,以失业团等名义在报纸上发表了三个启事:(一)声明失业团不是工业维持会办的。(二)李梅五参加工业维持会的选举不代表任何工人组织,纯属个人行动。(三)以三十六棚总工厂全体工人的名义,否定李梅五等人的代表资格。提议召开工人代表大会,成立工人自己的工会。

    2月中旬 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的名义,召集总工厂委员会成员开座谈会。在会上发言,讲述失业团斗争的经过及其经验教训,并对工会的建立、争取工厂委员会的代表权等问题发表了意见,还提出中东路工人组织起来的五种形式:(一)成立“护工团”,挑选勇敢坚决的分子组成,担负保护工会和维护工人利益、打击工贼的破坏等项任务; (二)组织工人互济会,负责对疾病、死亡、被捕、失业工友的救济工作;(三)成立小报社,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四)开办工人补习学校;(五)召集哈尔滨市工人代表会,成立哈尔滨市总工会。然后召开中东路工人代表大会,建立全路总工会。 由于李梅五等人的干扰,刘少奇的这些主张,“实际完全未执行”。

    3月13日 以之启的化名,向中共中央提交《中东路工人斗争的总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中东路工人斗争的情况和经过,全面总结了这次斗争的经验教训。报告指出,在一个月前,北满以中东路工人的斗争为中心,爆发了各种群众斗争。假若中东路工人总罢工能够实现,无疑的北满工人、农民、士兵、学生的斗争,定会风起云涌地爆发起来。但是,这次斗争不幸在中途被机会主义所葬送,总厂失业工人后援会的领导权被东铁督办公署操纵的工业维持会所篡夺。所以,这一次中东路工人斗争的教训,是全党尤其是满洲党最可宝贵的教训。它证明,党的策略路线是正确的,托洛茨基取消派的策略路线完全是过去武汉时期党的机会主义的策略路线。报告认为,现在满洲群众的革命斗争还正在发展,形势还是很好的。党所领导的群众反帝运动正在向前开展,并已影响到许多城市。今后只要党的路线正确,肃清党内不正确的倾向,坚固地团结起来,是能够领导广大群众走上革命高潮的。

    3月14日 就大革命教训问题致信中共中央。指出,共产国际在中国大革命中所犯的错误,就是忽视了反对中国党内机会主义错误,没有在理论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对机会主义领袖加以清算和处理。因此,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共产国际是有责任的。在中东路工人斗争中,也存在着忽视对于党内机会主义的斗争问题。

    3月20日 主持中共满洲省委会议。会议讨论通过《满洲省委对中东路工人斗争的决议一一反对托洛茨基机会主义取消派》,井决定开除李梅五的党籍。要求各地党组织立即召集各种会议,配合刘少奇关于中东路工人斗争的总报告详加讨论,务必使一般同志都深切了解取消派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错误。

    3月下旬 在中共中央接连来信催促下,离开满洲回上海。

    4月9日 致信中共中央,总结中东路工人斗争的教训。认为中东路工人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暗藏在党内的反对派违反党的指导机关的正确策略决议和指示,用他们的机会主义路线代替了党的领导机关的路线。反对派在群众中的组织力量,超过了党的力量,群众的领导权落在反对派手里。而党的组织涣散软弱,在思想上存在着右倾调和倾向,在工作中忽视了党内斗争,未能及时地坚决地在组织上清除取消派分子。

    4月上旬 到原来工作过的沪东区从事工人运动。先后在恒丰纱厂、公大纱厂建立党支部,并逐步扩展到杨树浦自来水厂等工厂进行活动,发展党的基层组织。

    6月 任中国工会代表团团长,从上海出发,途经大连、哈尔滨去苏联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7月 到达莫斯科。

    8月15日――27日 率中国工会代表团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五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第五届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局。刘少奇当选为执行局委员。会后留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期间,在讨论关于对待黄色工会的策略问题时,与赤色职工国际领导人发生争论。赤色职工国际领导人根据当时德国职工运动的经验,主张中国赤色工会会员应在黄色工会里面建立赤色反对派,公开打出旗帜与黄色工会对抗。刘少奇不赞成这个办法,认为中国情况与德国不同,黄色工会力量强大且合法存在,赤色工会力量弱小且不能合法存在,在黄色工会里面搞赤色反对派不现实也不可能。主张赤色工会的会员可以加入黄色工会,利用黄色工会的合法存在来进行我们的工作,广交朋友,争取黄色工会中的下层工人群众。刘少奇的这个正确主张,被赤色职工国际领导人指责为“反决议”,并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帽子。

    10月2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刘少奇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刘少奇回国前,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由陈绍禹(王明)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