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概况>> 中国简况
 
刘少奇同志生平年谱(1935年 三十七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23日   来源:中央文献出版社《刘少奇年谱》

    1月13日 接周恩来电报通知:“卓然、少奇:十五日开政治局会议,你们应于明十四日来遵义城。”

    1月15日――17日 出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这次会议集中讨论和批评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中领导上所犯的错误,认为秦邦宪、李德应对错误负主要责任。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系统地分析和批评了秦邦宪、李德在军事指挥和战略战术上的严重错误。会议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交常委审查通过。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在行军途中,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秦邦宪负总的责任。随后,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陈绍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1月下旬 同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一起,到三十七团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在传达中说,最近我们红军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这都是“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斥毛泽东同志的领导造成的。现在好了,毛泽东同志又回到中央来了,我们红军有希望了,我们党有希望了,中国革命有希望了。传达会后,同董振堂到各连队进行视察。

    2月上旬 到红三军团任政治部主任。

    3月 在贵州鸭溪召集红三军团团以上政治工作干部座谈会,研究干部战士的思想情况。在会上就党的支部工作、干部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等问题作了发言。会后,将红三军团干部战士的思想情况电告中央。

    5月12日 中共中央通知: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林彪于今午十四时赶到铁厂(四川会理附近),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刘少奇没有参加这次会议。

    6月26日――28日 出席在四川懋功以北的两河口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问题。在会上发言,支持红军主力北上在川陕甘创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阐述了在川陕甘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和好处。

    7月中旬 到达四川松潘地区。为了筹集粮食准备过草地,中央决定成立筹粮委员会,刘少奇为主任,杨尚昆、曾传六为副主任。筹粮委员会组织红军指战员在藏族同胞的帮助下,开展筹粮活动。

    7月 在松潘毛儿盖地区,动员红军女干部分编到各军团,以便男女同志互相照顾,安全过草地。

    7月――9月 任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未到职)。

    8月4日――6日 出席在沙窝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的形势和任务,并讨论了组织问题。会议通过《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重申两河口会议确定的集中主力北进、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和红一、红四方面军的团结。

    9月2日 出席在巴西(今属四川若尔盖)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发言,同意毛泽东关于红一方面军工作方针的报告。认为红一方面军需要较长时间的整顿,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应该具体溶合两方面军的宝贵经验。

    9月初 在一次有红一、红四方面军队参加的动员大会上讲话:红一、红四方面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红一、红四方面军要加强团结,坚持斗争,克服困难,继续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

    9月12日 出席在俄界(今属甘肃迭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同张国焘的斗争及行动方针问题。会议听取了毛泽东关于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的争论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一致同意中央采取的步骤和继续北上的战略方针,并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

    10月19日 随中央红军到达陕西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城)。

    10月22日 出席在吴起镇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红军的行动方针问题。毛泽东作了关于目前行动方针问题的报告,提出“陕甘晋三省是发展主要区域”。会议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的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

    10月 和谢飞结婚。

    11月3日 出席在陕西甘泉县下寺湾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中央对外名义和组织分工等问题。决定目前对外使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的名义。会议确定分工:“军委方面毛泽东、组织局周恩来、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少共凯丰(何克全)、组织部罗迈(李维汉)、工会刘少奇。”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会议分析了陕北根据地内外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决定分两路行动:一路由张闻天、秦邦宪、刘少奇、邓发、董必武、李维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从下寺湾直接去安定县瓦窑堡 (今子长县); 另一路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领红一军团南下和红十五军团会合,准备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11月5日 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会上就动员群众、粉碎敌人“围剿”、扩大苏区以及组织雇农工会问题作了发言。

    11月7日 到达瓦窑堡。

    11月上旬 组建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任委员长。

    11月18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游击战争问题。

    11月20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土地问题。在会上发言指出,解决土地问题的工作开展很慢,主要原因是在党内和政权机关中有一种阻力。因此,要把开展土地斗争与领导机关的改造结合起来,在土地斗争中吸收贫苦工农到领导机关中来,并清除在党内及政权机关中的地主富农。我们要依靠雇农工会和贫农团来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斗争。

    11月27日 在《斗争》第七十五期上发表《在苏维埃政权下工会的作用与任务》一文。指出苏区内的工会,是苏维埃最重要的群众柱石,是党的路线在农村中最可靠的传达者和组织者。把苏区内的工人和雇农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之内,建立真正群众的阶级工会,是党的最基本的工作。在目前,陕甘苏区工会的基本任务是:(一)组织真正群众的阶级工会;(二)努力改善工人群众的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三)发动与引导广大的工人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和红军的建设。还指出,在国有企业中,工会除保护工人的经济利益之外,还应为巩固与发展苏维埃企业而斗争,参加与协助国有工厂的管理,教育工人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

    11月29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战略方针问题时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促使了中国人民反日运动的高涨。党应去领导和组织这一运动。过去我们没有能发动广大的群众运动,是犯了严重的关门主义错误。因此,必须反对关门主义。关门主义的根源实际是右倾的,对自己的力量不相信,对反革命的力量过份的估量,生怕人家利用了我们,因此不放心。认为我们有坚强的党,可以放胆去做。应尽可能运用上层统―战线,取得公开机会,去领导和组织有广大群众参加的反日运动,在反日斗争中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基础。会议确定要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关门主义,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巩固自己的力量,使党和红军成为抗日的先锋。

    11月底 同张闻天、秦邦宪等出席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的为刘志丹平反的会议。刘志丹是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因错误肃反于一九三五年九、十月间被审查。这一错误肃反事件是陈绍禹(王明)“左”倾路线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产物。中共中央通过调查研究,及时地停止和纠正了这个严重错误。会上,宣读了《西北中央局审查肃反工作的决定》,宣布刘志丹等无罪,决定立即释放,并且分配工作。

    11月 出席陕甘晋各县第二次工会工作联席会议。在会上提出成立水手工会,把水手组织起来协助红军东渡黄河。并作了关于成立水手工会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报告。同时详细布置造船任务,以备东渡黄河之用。

    12月3日 撰写《抗日反蒋与广泛的统一战线》一文,发表在十二日出版的《斗争》第七十七期上。文章认为,“检查最近几年来领导抗日反蒋运动的经验,我们的主要弱点与错误,在于不善于运用广泛统一战线的策略,犯了严重的关门主义的错误。”文章指出:很好地成功地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是我们目前团聚与领导广大民众的抗日反蒋运动走上胜利之路的关键。“在我们的队伍中,还存在着对于统一战线重要性估计不足的倾向,没有认识统一战线是我们目前领导抗日反蒋运动中最中心的策略问题”;“在我们的队伍中甚至在某些负责干部中,还存在着严重的关门主义倾向,还没有认识关门主义是阻碍我们动员领导群众运动的主要危险。”因此在党内,工会内,在苏维埃政权和红军中,要抓住每一个具体的关门主义的错误来开展斗争。要教育我们的干部,“不仅在工人、农民、士兵中同各种不同主张的群众进行统一战线,而且要同某些军阀、某些政治派别、某些有群众的社会上层分子进行统一战线。”只有同一切反日反蒋力量联合起来,建立同盟,并进行坚决的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的自由与独立。

    12月6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就党在苏区和白区如何对待富农问题作了发言。会议作出《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决定指出,对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其他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不予没收,苏维埃政府应保障富农扩大生产与发展工商业等自由。

    12月9日 北平爱国学生数千人,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二九运动爆发。

    12月17日 出席在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称瓦窑堡会议)。 会议讨论军事战略问题、全国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二十三日,会议通过《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二十五日,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名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12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北方局工作。张闻天说,北方局管理范围很大,与满洲、太原、热河、察哈尔都有关系。为加强北方的领导,需派得力同志前往。我已和少奇同志商量,少奇可以去,已得少奇同意。去可代表党中央在那里领导。会议决定派刘少奇去华北,名义是中央驻北方代表,任务是贯彻瓦窑堡会议的精神,大胆地运用党的策略,同时巩固党的秘密组织,使秘密工作与公开工作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