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 离开莫斯科回国。十一日,回到北京。
1月13日 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主席,刘少奇等三十二人为委员,
1月14日 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会议批准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海关与对外贸易管理机关实行合并的决定》。
2月4日一7日 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分别听取了周恩来的政治报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叔通关于常委会会务的报告,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并通过了《关于提案审查报告的决议》。
2月11日 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并决定成立中央选举委员会,以刘少奇为主席,朱德等二十八人为委员。
2月12日 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一九五三年国家财政收支预算”。
2月13日 在北京各界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三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从今年起,我国已经进人大规模的计划建设的时期。为了把我们国家的建设工作做好,我们必须努力向苏联学习,必须把虚心学习和运用苏联的先进经验看作是推进我们国家建设工作的首要条件之一。”
2月15日 召集邓子恢、刘景范、邓颖超、胡耀邦、杨之华、胡乔木、熊复等研究有关贯彻《婚姻法》的问题。
中共中央把曾以草案形式发给各级党委试行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作了个别修改,通过为正式决议。据此,全国各地开始普遍试办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月18日 为中共中央批转青年团中央书记处关于青年团工作座谈会的报告,在批语中指出:“各级党委每年最少应讨论青年团工作两次,并对青年团工作作出相当的决定。”
3月5日 为中共中央批转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关于工会干部问题的报告,在批语中指出:“各级党委注意调整并适当地加强各级工会的干部,以便更好地吸引广大的工人群众来参加国家的建设工作。”
3月上旬 因病住院。二十八日,致信毛泽东,告之身体业已痊愈,并可从下星期一开始恢复工作。
4月3日 主持中央选举委员会会议。
4月21日 复信王稼祥,批准成立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以王稼祥为主任委员,廖承志、刘宁一为副主任委员,并指出:“有关各人民团体的国际活动计划、有关政策方针的问题、工作报告的审查和必要的经验总结等,均需在中央的决议和指示之下去进行或由委员会提出意见经中央批准后实施之。”
4月28日 起草《关于中央目前工作方式的决定》。《决定》根据当时一些重要领导干部从各地调到中央的情况,提出:“为了集体地和迅速地处理各项重要问题,决定每星期举行两次政治局会议和两次书记处的扩大会议”,并对会议的召开方式和出席人员作了规定。当日,中共中央通过了这个《决定》。
5月2日 代表中共中央向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致祝词,指出:“我们祖国现正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向我们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实现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作为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它在国内和国际上的责任都是极其重大的,为着逐步地实现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为着很好地担负我们在国际上的责任,我们必须加强工人阶级本身的团结,必须更进一步地巩固同农民的联盟,巩固同知识分子的联盟,巩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阵线。”
5月9日――12日 召集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饶漱石、副部长安子文、中华全国总工会负责人赖若愚讨论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章程》等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文件。
5月12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刘少奇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名誉主席,赖若愚为主席,刘宁一、刘长胜、朱学范为副主席。
5月28日 修改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致西北军区、西北局的指示电,提出: 应“经常教育部队保持优良的纪律,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纠正工作人员和指战员中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思想。”
6月14日――8月12日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提出了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会议期间,高岗利用党批评财经工作中缺点错误的机会,进行分裂党的活动,攻击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他在会上施行“批薄射刘”的诡计,明批薄一波,暗攻刘少奇,把刘少奇的一些观点,如一九四九年在天津讲话的观点、一九五○年一月有关东北农村问题谈话的观点、一九五一年七月关于山西互助合作批语的观点等,故意当作薄一波的观点加以批判。同时在会外不断挑起事端,在高级干部中进行非法串连,到处搜集所谓刘少奇“错误”的材料,散布各种流言蜚语,诬蔑中伤刘少奇,攻击周恩来,同时鼓吹他自己。他是企图通过这些阴谋活动,先推倒刘少奇,再推倒周恩来,以达到他篡党夺权的目的。
6月15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并讲话。会议讨论并肯定了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李维汉关于《资本主义工业的公私关系问题》的报告,确定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毛泽东在会上讲话,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
6月23日 代表中共中央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祝词,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从一九四九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青年运动的长期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青年的一支强大的先进队伍了。”勉励“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全体青年团员:要和党一起,站到为国家工业化而斗争的最前列;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的觉悟程度;要巩固自己的组织,为自己组织的纯洁性和严肃性而斗争;要高度地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把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与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个祝词编入《刘少奇选集》。
7月18日 在全国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讲话,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必须继续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义和方针。指出:统一战线工作是一种必要的工作,过去是必要的,现在是必要的,将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是必要的,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我们现在有两个联盟,一个是工农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劳动人民和一部分可以联合的剥削者及其代表的联盟。后一个联盟是服从于和服务于前一个联盟的。目前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团结、教育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和政治代表,以及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工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要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方针,主要是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逐步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是为了实现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斗争中的一个方面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总斗争中的一个方面的斗争。在中国的条件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的不可少的形式。 这个讲话编人 《刘少奇选集》时,题为《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7月27日 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至此,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7月28日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一九五三年要在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召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央选举委员会办公室邀集参加全国财经工作会议的各大区、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同志座谈选举工作。刘少奇主持会议并讲话,指出:基层选举工作,必须达到团结群众,教育干部,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八月二十一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次座谈会的报告。
8月12日 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坚决制止滥发统计表报的第二次指示:责成国家统计局负责督促各部门、各地区清理过去所发出的统计表报,坚持制止滥发统计表报的严重现象。
8月30日 在阅改中共中央的一个文件中指出:“在国家建设事业中,必须十分重视争取和改造中国旧有技术人员的工作,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即使还有许多错误的观点需要改正,但一般地说来,他们对于我国过去的经济恢复工作已有不少的贡献。在今后的建设事业中还会有更多的贡献,恰当地估计他们过去的功绩,诚恳地妥善地改正他们的缺点,认真地团结他们,逐步地改造他们,使他们安心地更好地为今后的建设事业服务,对我们是十分重要的。
9月8日――11日 出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有关国家经济建设问题及财政、经济工作的报告。
9月12日 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所作的《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9月14日 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会议听取和批准了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所作的《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报告》。
9月15日 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听取和批准了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所作的《关于与苏联政府商谈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援助问题的报告》。
9月16日――18日 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二十八次会议。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并通过了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彭真所作的《关于政治法律工作的报告》、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所作的《关于文化教育工作的报告》。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迟到一九五四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9月16日――10月27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了过渡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任务。会议期间,饶漱石积极支持和参加高岗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活动。他夸大组织部工作中的某些缺点错误,借口批判常务副部长安子文,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刘少奇。中共中央察觉了他们的阴谋,提议会议暂停,先举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会议,解决中组部内部的团结问题。饶漱石被迫在领导小组会议上作了检讨,从而打破了他企图利用这次会议分裂党的阴谋。十月二十二日,刘少奇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要时时刻刻记着我们的事业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事业。因此我们决不允许把我们的眼光只限在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只关心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部分同志。希望各地区党的组织部长同志们,到处去提倡全党团结一致的精神,为巩固全党的团结而努力。”十月二十七日,刘少奇出席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闭幕会议并讲话,在讲话中总结了这次会议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并对自己在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党员发展成为富农如何处理等问题上的缺点错误作了自我批评。
10月23日 复信给家乡湖南宁乡花明楼乡乡长邓子卿、农民协会主席王升萍,欢迎他们经常来信反映农村的情况,并强调说:“请你们告诉我实在的情形,是好的就说好,是坏的就说坏,并且最好能说具体些,说明事情的发展经过,而不要有任何夸大或隐藏。”
11月22日 出席毛泽东召集的会议,讨论关于签订《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等问题。
11月24日 致信毛泽东:“由中央办公厅检查了一九五三年五月以来中央政治局及书记处各次会议决议的办理情况。检查的结果,只有十四项决议尚未办理完毕,其他各项决议均已办理。这十四项决议未办者,均已向负责办理人员催问,并已获得他们的回答,多数正在办理中或不久即可办好,少数尚须推迟一些时间方能办理。”
12月8日 听取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代主任程子华于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情况的汇报,并就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任务、组织形式、资金、发展计划等九个问题谈了意见,指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不仅是国营工业的助手,既供应城乡人民消费资料的需要 (手工业品约占农民需要的百分之八十) ,也供应农民生产资料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在实现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中,担负着对手工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根据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的精神,各级党委加强了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到一九五四年底,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社(组)员激增到一百二十一万人,合作社组织发展到四万一千多个。
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到北京市西单区中南海选区投票站,参加选举西单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12月9日 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会议批准了《中国、朝鲜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和《一九五四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
12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总结了办社的经验,引导个体农民经过互助组、初级社,过渡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从而指明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决议的指引下,农业生产合作社从试办时期进入发展时期。
12月24日 出席由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由于毛泽东请假休息一个时期,在休息期内,由刘少奇代理。会后,毛泽东去杭州休假,并主持起草宪法草案,刘少奇在北京主持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
12月25日 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准和通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清理农贷中积压新式农具、农药、农械、水车问题和农贷中其他遗留问题的指示》、《一九五四年政法工作的重要任务》、《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等文件,决定了有关事项。
12月29日 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定(草案)》。这个决定草案是针对高岗、饶漱石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及其前后暴露出来的反党分裂活动,根据毛泽东在二十四日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上的提议起草的。
致电毛泽东,报告中共中央工作情况:“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定草案,业已写好,特派人送上,请审阅修改并批示,这个草案曾经书记处会议讨论修改”,“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决议,邓子恢同志正写社论,待社论写好即可发表。总路线宣传要点,日内即可发出。汉字改革问题中央讨论过一次,但末作决定,交回委员会拟出进一步的方案后再提中央讨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方案则交政务院批准试行。中央其他各项工作,各同志都在谨慎地照常进行,望勿系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