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10点,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副部长刘昆出席“两会”新闻中心召开的“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工作”记者会,专门就财税改革、财政政策、财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区域性地方债务的危机会不会出现?财政部对于“新常态”下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哪些新解读?将有哪些具体的措施适应新常态?2015年3月7日10时,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欧文汉做客中国政府网,就2015年预算报告有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这位没有留下名字的网友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一个时间表,今年将会推进哪些改革,2016年能不能全面实现这个目标? [欧文汉]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去年的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吹响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号角。财政部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改革成效来看,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税制改革有序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体来说,开局很好。 首先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积极盘活全国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推进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第二方面是要完善税收制度,包括非税管理制度完善,扩大营改增实施范围,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和税率,配合人大开展房地产税立法相关工作,组织实施煤炭资源税费改革等。第三是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提出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指导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