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中国政府网电话连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与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巴曙松,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中国政府网]您刚才提到,降准是对冲外汇占款回落的工具之一,那么从银行两次降准的时间点的选择上来看,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巴曙松]从2014年6月以来两次降准的时点选择上来看,央行均是在人民币阶段性贬值波动、同时外汇占款大幅回落的节点上给予的及时对冲,2014年6月和2015年1月央行分别采取定向降准和全面降准举措,当时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分别是-867和-1289亿元;而2015年3月央行外汇占款减少2307亿元,一季度外汇占款同比少增1.04万亿元,基本需要降准一个百分点予以对冲。在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趋势性萎缩的背景下,要实现12%左右的M2增速,央行在流动性投放上具有更多主动权,也可以更加积极动用准备金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