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1 10:19:55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实际利率仍处高位 降息合乎市场预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5-11 10:19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这是2015年以来央行第二次降息。央行表示,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此次央行降息的原因是什么?力度有多大?降息是否符合市场的预期?利率政策将通过什么渠道传导到实体经济?下一步人民银行在利率调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还有哪些考虑?2015年5月11日,中国政府网就社会所关心问题电话连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与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巴曙松,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政府网]巴教授,感谢您对央行最近两次降准,昨天降息政策的高度关注,也及时接受我们的采访,回应社会关切。如果说上个月的降准仍然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货币政策,那么5月10日的降息是否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央行做出降息的决策,主要考虑了哪些经济指标?

[巴曙松]实际利率仍处高位促发货币政策积极引导名义利率下行。根据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8%,比上年12月下降0.15个百分点;同期,CPI步入1时代,4月环比下跌0.2%,5月可能进一步回落,4月PPI同比下跌4.6%,环比进一步下跌了0.3个百分点。如果对比一季度贷款利率和PPI的下行幅度,实际利率依旧偏高。同时,从一季度公布的数据看,国内经济并未出现传统的旺季复苏态势,4月公布的价格指数和进出口数据都相当低迷,PPI连续38个月为负,显示需求仍然疲弱,通缩风险在增加,同时也在事实上推高了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因此进一步推动名义利率的下行已经势在必行。事实上,银行间利率从3月中旬以来已经持续大幅下降近200个基点,存款利率的及时调整总体上是合乎市场预期的,并不意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赵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