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9 17:58:37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经济指标与经济增长的不同相关性 反映结构调整有进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6-09 17:58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

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等实物量和金融指标的变化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常被大家认为是观察经济走势的风向标。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服务业比重快速增加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上述指标与整体经济的数量关系也发生一些变化。如何科学认识、评价和使用这些经济指标,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评判指标体系,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为什么选择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等指标评判经济运行状况?如何运用这一指标体系评判我国经济运行状况?2015年6月9日,中国政府网就社会所关心问题电话连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政府网]目前发生的这些指标的变化,如何在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来看待?

[刘尚希]在转入经济新常态的这个过程中,经济系统的变化不是物理性的,而是化学性,尤其是新型业态不断产生,经济的服务化、金融化、数据化,超出了原有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各种经济指标的含义实际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已经有了新内涵。数据是死的,而其含义却是不断变化。因为经济系统内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指标数据反映出来的实质也变化了。全球经济都面临着结构性问题和结构型改革,我国也不例外。

降低单位GDP能耗,优化运输结构,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等等,都是当前结构调整中的内容。这些方面取得进展,就会在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与经济增长变化的关系上发生不同于以前的相关性。当前用电量、货运量与经济增长的反向变化,与其说是经济下行的先行标志,倒不如说是结构调整有了进展的反映。就此而言,这是一种向上的变化,是乐观的,而不是一种向下的信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司徒宇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