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6 09:52:43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双降”有助于更好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8-26 09:52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央行同时宣布,自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央行为何再次下调基准利率并同时降准?此次“双降”的目标又是什么?2015年8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连线中国政府网,解读央行下调基准利率并同时降准。

[中国政府网记者]首先请问陆局长,为何再次下调基准利率并同时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陆磊]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第一,币值稳定的决定因素是以通货膨胀体现的货币购买力。2015年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2%,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在物价低水平运行的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相比6月的6.04%下降了0.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扣除物价因素后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仍呈上升趋势,对称性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有助于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第二,金融机构流动性合理充裕是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从7月金融市场利率走势看,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1%,比上月高0.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43%,比上月高0.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8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的普降以及额外0.5个百分点定向降低县域和消费金融组织等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在总量上增强存款类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在结构上进一步体现了支农、支小、扩内需的政策意图。

第三,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改革并举。此次降息同步放开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货币政策从数量型为主转向价格型为主又迈出关键性步伐,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及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提供了制度基础。第四,政策调整的连续性。2015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3%,增速较上月末提高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6.6%,增速较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96.00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应该说,今年早些时候的降准在供给端增强了银行的放贷意愿;降息则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在需求端提振了经济主体的贷款意愿。此次“双降”有助于巩固政策成效,更好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任晶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