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8 14:05:18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9-08 14:05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

《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2015年7月2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认为,医改进展总体良好,城乡居民健康差距逐步缩小,政府在卫生费用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显著加强,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有所缓解,但与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仍有不小差距。建议继续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等。 

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我国医改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医改下一步的改革重点是什么?2015年9月8日上午10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代涛做客中国政府网,解读《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报告当中提到的我国医改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什么地方?

[代涛]这些年的医改取得了很多的成效,刚才体现在几个重点领域,具体体现在居民的健康状况不断的改善,城乡居民不同区域之间的健康差距也在缩小,人民群众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也在增强,个人负担也有所减轻。但是,仍然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最根本的是人民群众的卫生医疗需求和健康需求快速增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更加重视。另外,一个特殊的情况是,我们的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加速的阶段,人口的结构性矛盾数量突出,这是最为脆弱的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多元化,我们的服务体系结构不合理,服务的可及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由于人民追求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要,医疗费用的增长也高于社会的承受力,医疗资源怎么样来应对我们健康需求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最根本的挑战。

第二,医改面临的问题就是人们对深化医改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建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我们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要全面的依法治国,要更加注重法治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制度,还需要加强这样的一个法律制度的建设。另外,我们在改革当中更多的对增量式的发展比较强调,对深层次的改革还是不够,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协调性不够。三医联动,医药、医疗、医保,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和部门的分割,我们制定很多的政策,最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大打折扣,这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把改革推向全面阶段。

还有就是对人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改革的效果。我们要牢固树立医疗卫生战线的人员是改革的主力军,现在的制度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的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他们的正向激励还不够。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医务人员从事着高风险、高强度的劳动,绝大多数国家医务人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现在医患矛盾的激化严重损害了医务人员的行业的形象,这是我们必须加强深化改革的。

另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化的管理。医务人员仍然属于单位的,没有向社会转变影响了他的流动性,同时由于我们的大医院的盲目的扩张,使得更多的基层人才向大城市大医院聚集,这与我们强基层的医改目标背离了。医疗卫生行业大家都知道,现在经常听说医务人员不让他们的子女从事医疗行业,我觉得这是非常的可悲。因为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不尊重医务人员的,没有不尊重医生的,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造成这样的分裂,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真的要回归卫生行业的尊严,加强对年轻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我们现在的卫生人才的队伍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人口老龄化需求的增加就显得更加不足。现在优秀的人才不愿意从事医务工作,应该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否则医务人员队伍的匮乏会影响大家的生命和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傅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