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8 16:35:36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9-28 16:35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

中国政府网、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发起“发现双创之星”大型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讲述双创好故事展现中国好创意”为中国创客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创意诞生的襁褓、匠人技能的舞台、梦想实现的工场。9月12日,“发现双创之星”系列活动走进江苏。

江苏省根据国家相关通知要求,制订了江苏省“双创之星”推荐评选办法,经专家评审及公示,正式上报32名“双创之星”,他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广泛性,96.7%来自于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83%的“双创之星”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00人。江苏省在创新创业领域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成绩的?政府搭建了哪些服务平台?在打通政策落实,特别是双创政策方面有何做法?2015年9月12日,江苏省副省长徐南平召开见面会,介绍江苏“双创”工作成果。

[主持人]谢谢徐省长的介绍。下面我们就进行提问环节。请中国政府网提问。

[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是来自中国政府网的主持人李欣励。今天我想问一个比较感性的问题,我们知道您除了担任副省长职务之外,还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也获得过很多国家科技的创新奖项。可以说,您本人就是万众创新的一个典范,所以想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在创新方面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智慧。另外就是江苏省建设创新型省份这样一个目标,能够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谢谢。

[徐南平]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在高校工作的时候,确确实实在创新创业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且通过创业过程推动了一部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际上是被逼出来的。我们团队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试错过程。最早采用成果转化的方式,即将成果转让给企业去实施,但花了很大的力气之后,转化很不成功。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学校与团队共同集资搭建了一个公司运作的平台,开始做这个产品。做出来了以后,成功了,还做得不错,培育了一个新的产业。所以,我们当时的创业,实际上是有一种使命感,就是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我经常跟我们团队的同志们说,我们不是企业家,创办公司不是我们的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手段。事实上,当这些创业公司走上市场以后,均由产业资本来控股,由企业家来经营,这已经成为我们团队的一种习惯做法。这个团队现在规模已经比较大,但创业创新的精神一直在坚持,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的状态和精神层面的追求。我看,已经没有比创业创新更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了。

[徐南平]现在回答第二个问题,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对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明确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创新型省份。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江苏成为全国首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创新型省份试点有一系列的建设指标,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江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整体来说,创新型省份试点的建设指标到今年年底应该都能完成。

[徐南平]你的问题是问,创新型省份建设跟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创新型省份建设跟老百姓的生活最重要的关系就是科技进步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提高的话,企业就无法给工人发高工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上不去。如果单位时间内,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多,那么很自然的社会财富就多了,这个蛋糕政府可以拿的多一点,企业主可以拿的多一点,劳动者、工人也可以拿的多一点。民生问题,千头万绪,最重要的还是能否就业、能否高质量的就业。老百姓希望有更好的生产环境,更高的工资,更高的福利,这都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我的理解,就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徐南平]大家这次到江苏采访,可以看看我们的一些创新型企业以及在创新型企业工作的劳动者。两年前,我到无锡柴油机厂调研,很是令人鼓舞。车间环境很好,一线的工人很年轻,很有朝气,收入也很不错。我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解到他们之所以能够为工人创造这么好的环境和收入,根本原因还是科技创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他们的柴油机在奥地利进行设计,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劳动生产率高,工人就能拿到比较高的工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任晶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