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国策·政策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由中国政府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发起的发现双创之星大型系列活动走进美丽的福建。今天在这样一个清雅,处处彰显人文主义的学堂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了万仟堂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万涯先生跟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创业之路。蔡先生,您好。2015-12-05 10:18:12
- [万仟堂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万涯]大家好。2015-12-05 10:18:32
- [主持人]蔡董,我看万仟堂是非常的漂亮,非常地淡雅,您当时是怎么想到要来创办这样一个企业,给我们介绍一下它的特色。2015-12-05 10:19:30
- [蔡万涯]我本身学设计的,对设计有一种特别的情怀,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过来以后,这个设计的市场价值越来越受重视,所以心里面就萌生一种如果把设计服务于社会上最大化,这时就想创办自己所谓的品牌,把自己的思想用一种完整的体系表达,所以开始之初就想起中国的陶,为什么选择中国的陶,中国有五千年文明,陶是伴随这五千年文明一路走来,但是现在中国的陶在世界地位显得非常薄弱,我们没有很有效地做营销,没有很强势的一种品牌,变成我们设计师大家都有的一种共识,就是如何在自己的创业路上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也是中国的品牌。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做一个设计师很不容易,但是30年走来以后我们发现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春天,所以对于一个设计师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首先这个世界已经认知,对世界的价值大家已经有共识。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挖掘,我们说是设计师一种共同的心声,所以创造品牌其实里面的深涵还是我们对本土文化的一种深切的喜爱,对中国传统的诗意生活,传统的陶文化的一种真诚的喜爱。2015-12-05 10:19:48
- [蔡万涯]这个品牌从初创开始很不容易,到现在已经有7个年头多了,这7年走来如果把它分三段来看,第一段是我们对陶瓷的很粗的一种文雅的理解,那个时候的陶瓷很难把陶和瓷区分开,后来我们就觉得应该把这个区分,陶和瓷让它有一个不同的界限,国内很多人一直把两个连在一起,前阶段我们主要是把陶剥离开,让它成为一种独立的专业呈现,唤醒国内对陶的一种记忆。这段我觉得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所以万仟堂所做的是陶文化。在陶里面我们就开始琢磨如何让陶呈现它自己的精神和内涵,因为陶在中国的历史也很漫长,它的文化很宽泛,我们就开始进行捕捉它美妙的点,我们在传统里面找到一点就是汉文化,就是陶里面起初的一个比较美好的点。第二个点是我们唐代的文化,第三个是我们宋代的文化,另外就是具有乡村人文情怀的文化,还有就是逮逮的陶艺精神。我们大家捕捉到这四个点进入到我们的产业里面。一路走来,我觉得这个定位还是蛮准确的,市场的接受度蛮高的,大家觉得以前买陶瓷没有想有那么多的细分,结果我们把它细分开来了。2015-12-05 10:20:07
- [蔡万涯]第二个当你文化找到的,如果让它落地是很重要的,希望它跟我们的传统生活要有连接,经常会看到陶瓷就会跟艺术联系在一起来,艺术会跟高端、高大上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最后他们走到博物馆里面或者收藏,他们缺乏生活,所以在生活这个板块,我们找到另外一种希望和一种比较有情趣的表达。我们希望在喝茶、品香、插花、艺术这四个范围里面塑造我们的陶文化,这是我们整个团队来整体运作,市场调研,还有我们自己设计师圈子里面一种共同的研讨。通过三四年的市场之后,我们发现这种蛮精准的,市场对这种文化的接受度很高,那我们就通过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具有这种文化的器皿,我们第一点开始在宋代文人画里面寻找灵感,我们从古画里面找到很多,像花器、香器,包括茶器的一些器具的来源,我们进行改良,让它形成一个符合我们当今社会的生活需求,这种尝试开始的时候可能太倾向于艺术性,所以它跟生活就缺乏关联,你开发出来很多东西买回去不用,后来我们觉得不合适,还是希望它回归到生活里来。2015-12-05 10:20:41
- [蔡万涯]所以我们就开始通过我们的学堂做教育推广,如何使用我们的器皿,器皿如果进到生活形成一种非常美妙的场景,这个尝试获得了不俗的反响,很多人通过我们的教育之后,发现原来传统生活这么好玩的,这种器皿可以拿来喝茶、品香、插花。其实就像一个茶器,你可以转换它生活的场景,会让生活更有意义,更有艺术性。通过市场的一段验证以后,我们开始感受到艺术还是要走进生活,同时生活里面有很多我们比较忽视的场景,可以让生活更艺术化,所以我们在这两个里面转换,到了现在这个转换是比较成功的。所以从创业开始到创新这个过程你说艰辛也艰辛,但是艰辛背后创造的社会价值让我们蛮欣慰的。2015-12-05 10:21:06
- [主持人]蔡董,您说挺艰辛的,这一路创业走过来,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在创业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您刻骨铭心的阻碍您发展的一些事情。2015-12-05 10:21:28
- [蔡万涯]最困难就是我们对技术的理解不足,我们不是陶瓷出生的,也不是世家,所以在尝试陶瓷技术来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这两个环节我们有很大的落差。在烧窑上面我们烧了很多钱,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对市场的理解仅处于一个设计师对于这种专业的热爱,但是我们对于老百姓的生活需求的捕捉还缺乏经验。所以我们会有一些设计出来自己很喜欢,但是市场反映非常淡,这个也是我们刻骨铭心的,但是最让我们惨痛还是在技术上的攻关,我们要创新,就会对一些技术进行高难度的挑战,在挑战当中你就尝到很多的苦头,所以一个设计师在这个时候能感受到他的坚持,还有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也就不会太在乎这些。2015-12-05 10:21:44
- [蔡万涯]一路走来,我觉得作为一位有志向的设计师要转换成为一个企业家,这两个过程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设计师你要寻找更多的主张,你身份转换成企业家,你要懂得如何运营,跟团队如何配合,要有运营的人服务你,要有市场部的人推动你,你的设计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是团队的,制模的、烧窑的如何有效共同解决问题。这个多年来这种磨合也让我自己慢慢成长起来,所以作为一个想要创新意识的人首先还得回来补一补市场这一课,我们在技术上体现这一课,这是我的看法。2015-12-05 10:22:00
- [主持人]好的,蔡董,我想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福建来说,陶和瓷都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您的企业在省外也很多分家,怎么样让省外的用户来接受我们的产品?2015-12-05 10:43:51
- [蔡万涯]这个就必须要有全国的眼光,关键它品牌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厦门的本土品牌,虽然基底在厦门,但是我们着眼点是在全国这个市场,所以我们在杭州会跟杭州的文创会有关系,在北京我们会跟北京有关系,去年我们进驻了故宫,在里面开设专卖店,这是故宫前所未有的,因为他看重的是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还有是对市场敏锐的一种眼光和控制力,还有我们有一个全国连锁加盟的体系和服务体系,这个对一个品牌来说是至关重要,它是能够保护这个产品和这个设计的意志能够如实反映到市场去。2015-12-05 10:44:38
- [蔡万涯]至于说全国如何来控制,在陶瓷这个领域里面,如果跟服装来比,我们是非常弱的,我们在做全国的运营,没有像服装系统有那么成熟可参照,所以中国做陶瓷,做品牌经营,差不多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有一点,梦想和我们的粉丝对我们的鼓励这种能量巨大,所以让我们坚持一路走来。至于说全国这种文化协调,还有对大陆本土文化的理解,我的感受是,其实文化不是你设计师身份去驾驭他,你是认同它,追随它,但是你还要挖掘它,整个文化里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设计师的工作重点就是把好的一面挖掘出来,形成一种美好的商业呈现出来,让老百姓在体验这种文化过程当中,能切身感受到它带来的美好,这是在创新路上要去思考的。2015-12-05 10:45:15
- [主持人]在这一阶段当中,政府的政策方面有没有得到什么帮助?2015-12-05 10:45:30
- [蔡万涯]厦门的土壤很适合我们带有文创性质的企业成长,厦门是很小资的城市,周边的客户群体,老百姓包括官员其实都蛮文艺情怀。所以我们在这边这几年一路走来,其实心里面蛮感激政府的,我们能感受到政府对待企业很宽松的态度,还有一种对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对新鲜实物的敏感度,厦门是做得很棒,所以我们才会有这么多活动,我们除了企业的活动,也会参与社会上很多公益活动。比如说我们万仟堂学堂,去年就迎来了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在我们学堂里面做专题的演讲,他如何把故宫交给下个600年,这是一个宏大的题材,会在我们的学堂来表达,会在厦门的这么一个环境表达,很不容易。2015-12-05 10:45:48
- [蔡万涯]还有我们跟台湾有很多的合作,像我们跟台湾的公益之家,台湾很顶级的一个社会团体,我们也有很好的交流,台湾的一些文化人士,我们很好交流,像林老师,他也是一个文化人,我们把他请过来跟我们做一个文化的交流和教育。我们也去请日本插花的花道跟我们进行友好的交流,这些交流很大程度依靠于厦门这块本土的资源,如果没有很好的受众,这种教育很难的,不是政府愿意,就可以做成的,要有很好的商业模式,很好的受众,又要很好的政府环境,所以这个文化它才能萌芽出来,而且这个文化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给生活加分,加色彩,让我们活得很有情趣,这也是万仟堂的使命所在,我们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我们是质朴、优雅生活的倡导者,这个理念背后其实就是我们要复兴中国的文人思想和文人情趣。让我们的生活不仅是有物质的文明,更希望它有很好的精神文明,未来我们除了超越精神文明我们还会有很好的审美文明。让美通过这个品牌,通过整个产品跟老百姓坐得更近。2015-12-05 10:46:04
- [主持人]好的,蔡董,刚才您在聊天过程当中提到教育,您曾经说过任何一个企业做到比较高层次的时候就是在做教育,您来跟网友分享一下这个教育。2015-12-05 10:46:21
- [蔡万涯]我们的教育和大学的教育有区别,我们的教育是引导型的,它是希望把我们对美的理解,用企业,用一种教育的形态给它传递出去,比如说我们有茶器的教育,喝茶现在人都会,如何把茶喝得很优雅,如何把这个味道和泡一杯好茶的技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我们就通过请来很多老师,如何把器皿摆好,喝茶是有审美价值的,第二个才是味觉的享受,第三个整体呈现出来是文化的欣赏和生命的需求。有的时候我们在冬天的时候,就会教人家如何摆冬天的席,其实很多人把这种情趣忘了,我们把它捡起来。在东晋的时候,王羲之有一种曲水流觞饮酒的雅集,那种非常高雅的文人生活现在已经淡淡把它忘了,我们希望把它捡起来,喝茶的雅集也是很美的,几个人在一起,你谈了,未来是跟美有关系的,会被一个画画,一个书法或者一个插花感动,而这个书法和插花恰恰跟你今天喝茶有关系,如果要把这种文化和信息传递出去,需要教育。2015-12-05 10:46:37
- [蔡万涯]第二个我们感受到中国人现在把插花给忘了,这种美好的生活形态,其实我们这几年很多人忙于做经济,把这种优雅的事情忘了,我们就希望把它捡起来,所以我们会看到宋代有很多字画,画里面插花的场景非常美好,包括清代,我们知道慈禧她画了很多,花瓶里面插了很多花,其实都是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他们用花这种载体来体现,如何让它体现,这个是一门技术,然后才是一个生活。我们学堂里面就是要传播这种技术,我们会引来日本最优秀的花道老师,会引来台湾最优秀的花道老师,还有我们自己培养的花道老师,共同推动,我们会跟很多百货合作,跟很多学校合作,包括儿童插花我们都在开展,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整体的社会价值,它需要全行业,所有人都应该重视起来的一件事,我们希望小康社会以后的美好,让我们现在就开始打造它。因为到小康之后,人对物质的需求已经慢慢淡化了,对精神的需求就开始了,对花艺的理解,对茶器的理解,这是我们传统就有了,所以万仟堂的宗旨就是挖掘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还原到我们的生活中来。2015-12-05 10:46:54
- [主持人]好的,蔡董。您刚才提到文化价值,咱们现在万仟堂也出产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何把这个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好地相结合呢?2015-12-05 10:47:12
- [蔡万涯]这个蛮难的,很多人在这条路上走,都走不下去,牺牲在路上的有志之士也很多,但是这种一旦成功,文化和商业一旦成功是大成功,这是非常可持续性的,这个是每个人都有需求的,但是我自己的体会,当然在于技术跟艺术的结合,艺术和市场的结合,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的关系。所以如果有志于做美学生活的推动,让艺术进入生活领域化,人和资金我觉得不能太过于着急、不能太过于功利,它是一个持续性,长期的投资过程。因为对文化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爱,他会慢慢地感染你身边人,它不是一个企业的成功,它是一个市场的成功,它影响的不是一个品牌的价值,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所以艺术要让它生活化,生活要让它艺术化,这两个的转换需要资金的投入和设计师的干预,进入其中进行创意,让它实现。更多是要唤醒社会的觉醒,对艺术的认知和需求的觉醒,所以作为一个品牌它其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你要很多原创的作用源源不断出来,引领大家的审美。第二个你必须把你的原创和美好通过教育推动出去,它就形成完整的。当你推动的时候,慢慢地商机就出现了,只要你是正向的,美好的,你的设计是对社会有价值的,它的商业价值迟早就会出现。2015-12-05 10:47:30
- [主持人]我们万仟堂在产品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努力?2015-12-05 10:47:49
- [蔡万涯]我们坚持原创,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中国有很多传统很美好的东西,特别是传统的东西,我们不需要抄袭别人的,我们希望这种原创是基于生活中来,我们对设计的理解不是一天两天的一个事情,它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会跟机构合作,跟院校合作,共同推动这种设计的一种进步和发展。企业的经营离不开商业的一种思维,但是商业它必须帮助企业实现这种艺术的梦想。所以设计师包括企业老板的梦想有情怀才是最重要的。2015-12-05 10:48:03
- [主持人]蔡董您刚才提到跟院校结合,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因为现在大学生创业的也多,失败的也多,您来谈一下这个问题。2015-12-05 10:48:19
- [蔡万涯]我们去年中央美院一个研究生班,整个研究生的毕业创作,有几个人就跟着我们的创作,我们的生产同步也在做他的创作,这个对于这些研究生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他们四年都在学校里面,他不清楚磷应该烧到多少温度是最合适的,釉应该在什么一种环境下呈现得这么美好,这个必须在老师和师傅的指导下,他自己动手去感受。创意本来是从学堂、学院里面开始走出来,但是创意的宗旨是要为社会服务,所以这个路必须有这种商业机构来帮他完成,作为他的一个实习基底,我们第一个教他如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市场,如何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市场给他提的很多很多的难题。第三个才回到他的专业上来,如何把你的梦想通过师傅的手,一个团队的手把它实现了,这些都是他们在学校里面很难得到的。通过这次的交流,我们发现跟学院的合作我们也获得了很多的好处,第一个我们在专业知识上更丰富了,我们有很多的学院知识是很缺乏的,第二个通过跟这些年轻人交流,我们发现让我们的知识结构更年轻了,我们的设计师和团队,兴奋点更高了,我们也看到新一代他们很多需要我们去实习的,他们对时尚的文化,对当今流行的文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也是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学来的。2015-12-05 10:48:36
- [主持人]好的,蔡董。我们在政策上有没有得到过什么样的扶持?2015-12-05 10:48:50
- [蔡万涯]作为一个文创企业,我们获得了政府很多的支持,我们现在是有著名商标,福建省的著名商标,厦门市的著名商标,我们在政府的文创扶持力度还蛮大的,他们觉得厦门这个土壤那么有文化气息,而且又有这么一帮人有情怀的,政府也蛮希望看到我们能开花结果,同时我们也是一个高新科技企业,很多文创企业他们远离高新科技,其实这是巨大的错误,因为现在的技术你离不开很多当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必须把艺术跟当代前沿的技术融合在一起,你的艺术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所以我们非常在乎这点。而且进入高新科技企业里面,政府也给我们很多扶持,像税收的退税,包括我们的一些贷款利息的扶持,免息、减息,包括我们引进的一些人才,个人所得税的一些优惠政策,都让一个企业很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种政府对企业的关爱,不是停留在嘴上的。2015-12-05 10:49:08
- [主持人]好的,蔡董。您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了,您想对我们这些创客、创业者在他们的初期阶段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2015-12-05 10:49:38
- [蔡万涯]其实我谈不上成功,我还在路上,中国的文创事业和对文化非常热爱的企业其实都是这几年刚刚萌芽生起的,特别是以设计师品牌的打造更是这几年开始。我们走来谈不上道路经验,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热爱,不管是对哪一种文化的热爱,必须是真诚的,他们都会在你的作品里面体现出来,在你的商业模式里面体现出来,所以开始的时候,播下的种子很重要,你的种子的选择就决定这颗种子是能长成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第二个就是坚持,因为我们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在很多创客,设计师品牌的创立,一路走来,都是沿着自己内心所追求的,特别是对市场上空隙点一些补充,这种选择就决定你一路走来是很孤独的,前面可能没有很好的参照的榜样,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他相关的产业,所以产业思维变得尤为重要。2015-12-05 10:50:08
- [蔡万涯]当我们的热情燃烧起来的时候,支撑我们往前走的一定是我们的产业思维,产业思维就会让你所有的激情都会在一个系统框架里面实现,这点很重要,你的系统才能支撑你梦想的未来,所以系统的建立必须经历这种阵痛,我们会从一个艺术家的情怀慢慢转化成为一个产业链里面一个执行者或者领导者,我们会慢慢将个体思维转换成一种群体的思维,我们明白我们是这个群体里面一个齿轮,会明白整个的创新创业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它是一个产业链里面的一个群体共同的一件事。还有一个也是不可忽视的,就是企业文化的营造,当一个人做一个工作室的时候,你的文化力量显得很单薄,因为你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当你一个团队的时候,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就来自于一种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喜爱,这种喜爱化成动力,在你工作方方面面得到体现,特别当初创的企业,意见分离的时候,决定它是往前走,还是往后退,往往是因为文化,而不是钱。2015-12-05 10:51:24
- [主持人]往往是因为文化,而不是钱,蔡董这点说得非常好。您对我们创业者的建议是对这份工作一定要发自内心的爱,而且这种爱要真诚的,其次要坚持,这个路必定是孤独之路一定要坚持下来,第三个就是要团队精神,注重团队重要性,最重要是要明白自己做什么,理解这个企业的文化。2015-12-05 10:51:40
- [蔡万涯]对。2015-12-05 10:51:59
- [主持人]谢谢蔡董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也跟我们的初创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蔡董,也谢谢网友的关注,再见!2015-12-05 10: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