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国政府网“国策·政策”在线访谈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刘燕。由中国政府网、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发现双创之星”活动从北京、天津,走进了安徽。今天,我们在合肥的演播室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安徽省省长李锦斌。李省长欢迎您。2015-07-31 20:35:33
  • [安徽省省长 李锦斌]也欢迎你。非常感谢中国政府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媒体专程到安徽开展访谈,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安徽省“双创”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这项工作的有力推动。首先,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2015-07-31 20:35:49
  • [主持人]首先请您和大家聊聊您是怎样看待“双创”的?2015-07-31 20:36:14
  • [李锦斌]对于创新创业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李克强总理也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这些重要思想,都充分阐明了“双创”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形势下,抓“双创”实际上是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常态下促进或者说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步棋,能起到“一子落满盘活”的综合效应。也可以说,“双创”是一把“金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打开了科技与经济融通和融合的大门。这个综合效应,具体体现在四个出“新”上:2015-07-31 20:36:30
  • [李锦斌]一是通过创新创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我们现在的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不管是保持“中高速”增长,还是迈向“中高端”水平,我想,都迫切需要培育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这种增长点,本身就是在催生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市场,而“双创”无疑是最有效的催生途径。二是通过创新创业,可以为深化改革搭建新的平台。推进“双创”的过程,我理解,就是改革跟进的过程,我们现在实行结构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这些,都是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让创新创业从我们所说的“小众”走向“大众”,实现以改革促发展的目标。2015-07-31 20:36:41
  • [李锦斌]三是通过创新创业,可以为社会创造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推进“双创”,可以弘扬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也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发展环境,使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四是通过创新创业,可以为民生改善带来新的保障。我们推进“双创”,实际上就是使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如鱼得水”,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双创”本身能够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群众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总之,推进“双创”工作,具有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多重效应。作为安徽来讲,将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支持“双创”的政策措施,争做推进创新创业的促进派,努力把安徽打造成为“创新沃土、创业福地”。2015-07-31 20:37:23
  • [主持人]我们知道安徽省是人力资源大省,网友比较熟悉的“大包干”发源地就在安徽,应该说安徽的创新创业基础是非常好的,那么您觉得安徽省在推进“双创”工作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优势呢?2015-07-31 20:37:44
  • [李锦斌]这个问题问得好。正如你所说,安徽在推进“双创”上,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概括地说是“优势明显,大有可为”。主要在“四个有”上反映得比较突出:一是有广阔空间。安徽是一个发展中省份,这几年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领先中部。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我省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而且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也比较强劲。而这种快速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新创业的“拼搏”过程,这也为我们的“双创”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这从我省近年来的招商引资势头中能够得到印证。2014年,全省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94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实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20多亿美元,增长15.5%。可以说这是有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2015-07-31 20:37:57
  • [李锦斌]二是有历史传承。你刚才说到,安徽历来有创新创业的基因,特别是素有创新思变、敢为人先的精神。最著名的,就是你刚才所提到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小岗村,可以说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除了小岗村以外,我们目前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也是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包括再高精尖一点的量子通信技术、智能语音技术等前沿科学也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2015-07-31 20:38:01
  • [李锦斌]三是有战略平台。我省是全国少有的国家战略全覆盖的省份,由北到南,皖北地区属于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再往南分别是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别山扶贫开发重点区等五个战略平台,为创新创业搭建了很好的载体。从我省来说,安徽还是国家创新型试点省。这些平台,包含着很多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这是国家层面的,从我省来说,全省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园区175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园区19个;有各类科研机构3400多个,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9个,这些载体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07-31 20:38:27
  • [李锦斌]四是有良好环境。我省多年前就开展了诚信安徽、法治安徽建设以及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近几年又在简政放权、清单制度建设、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全省上下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诚信环境都比较好,可以说是一片孕育创新创业的沃土。我们在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诚信环境的打造上,都有一些很重要的举措。2014年,新登记注册企业12.6万户,同比增长58.3%;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816.4万人,增长15.8%。从一个侧面表明,我们的“双创”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2015-07-31 20:38:28
  • [主持人]请再跟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省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都有哪些举措和成效?2015-07-31 20:38:40
  • [李锦斌]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多措并举抓好“双创”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成效。具体来说,就是用“三抓”来推动“双创”的开展:第一,抓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我们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先手棋”,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特别是时任省长王学军同志,在主持政府工作期间一直在抓,坚持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乘法”。有两个方面的改革抓得比较好:一个是清单制度改革。我们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全覆盖,省级政府权力事项精简68.3%,行政审批事项精简32.6%,涉企收费项目减少57.3%。还有一个是商事制度改革。通过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实现了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刚才的数据中讲到,新注册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出来了。2015-07-31 20:39:08
  • [李锦斌]第二,抓政策协同,放大激励效应。我们注重了“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政策集成,促进创新、创业、就业等各类政策统筹,部门与地方政策联动。特别是去年,我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制定出台了“1+6+2”一揽子配套政策。这个“1”,就是《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这个“6”,包括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补助、创新能力评价、加强实验室建设;最近又增加了2个,包括推进科技保险试点、科技重大专项。我们叫“1+6+2”。2015-07-31 20:39:32
  • [李锦斌]二是强化财政引导,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并要求各市县设立专项资金,合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同时,认真落实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先行先试政策以及国家新赋予的试点政策,激励引导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其中有一项政策比较受欢迎,就是对在科技成果完成和转移转化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和团队,奖励比例不低于收益的50%。2015-07-31 20:39:48
  • [李锦斌]三是强化金融支持,依托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等,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去年底,省政府出资50亿元组建了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母基金,首批分别在合肥、芜湖、蚌埠设立三支子基金,总规模80亿元以上。预计五年内可以带动社会资本投入200—300亿元,扶持数百家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使企业能够真正健康顺利地成长起来。最近,我们的政策也在不断加强和调整,省政府正在研究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见,主要就是支持更多企业通过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融资。实际上,我觉得这种资本市场的融资有两个好处:一是筹得资金,多元化融资;再一个是构建了现代企业的架构,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的要求。2015-07-31 20:39:48
  • [李锦斌]第三,抓载体建设,强化平台支撑。推进“双创”,平台和载体很重要。这方面,我们重点打造好三个平台:一是打造公共平台。2008年开始,安徽省委、省政府就为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截至目前,省财政已累计投入将近6个亿,支持建设农民工创业园350个、大学生创业园40多个,成功培育小微企业4000多户,带动47万人就业。目前,全省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在政策引导下,正在大量涌现,比较突出的,像合肥的民营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产业园,芜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都有力推动了创新创业。2015-07-31 20:40:03
  • [李锦斌]二是打造技术平台。主要是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创新资源比较密集的区域,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通过组建合作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联合开展面向企业和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安徽有一个很重要的典型,就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通过省、合肥市、中科院、中科大四方共建,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汇聚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架起了创新与创业之间的桥梁。揭牌不到3年,先后与英特尔、微软等共建了33个研发平台,孵化了70多家科技型企业,效果比较好。2015-07-31 20:40:19
  • [李锦斌]三是打造孵化平台。充分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广创业苗圃、创业社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这种创新与创业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孵化与投资的结合,就为小微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目前,我省已有粒子空间、众创智慧谷、梦工厂、5F创咖等6家众创空间,被科技部纳入国家级管理。2015-07-31 20:40:44
  • [主持人]通过您的介绍,我们能够感受到,安徽省的“双创”工作真的是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现在,“政策落地难”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安徽在打通政策落实,尤其是在“双创”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方面,有什么样的做法?2015-07-31 20:40:42
  • [李锦斌]看来你是做了充分准备,挑关键问题问。“政策落地难”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说这件事情也是省委省政府一直在抓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抓落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前不久,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专门强调了如何抓工作落实,也包括抓“双创”政策的落实。为了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我们探索建立了学习解读、贯彻实施、督促检查、评估问效、约谈问责、整改落实的“政策落实链”。重点抓了四项措施:一是注重细化实化。就是围绕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安徽实际,在支持创新创业的“减、加、乘”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比如,给予减免税费、注册登记、资金补助、平台载体、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的政策扶持。坚持问题导向,细化实化是使政策“最后一公里”到位的关键,一定要结合实际,解决一些具体问题。2015-07-31 20:41:13
  • [李锦斌]二是注重宣传普及。把重要政策的宣传普及机制建立起来,通过政府网站和各类新闻媒体及时回应、及时宣传,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支持“双创”政策和举措。我理解,不光是一个让中小企业知晓的问题,光知晓还不行,要达到认知操作的程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宣传、普及,深入地讲解,把“双创”政策和举措让他们真正了解掌握,能够有效运用操作起来,这是很重要的。 三是注重压实责任。现在,很多政策的质量和含金量都很高,必须要以责任落实推进工作落实,对涉及“双创”的每项工作,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确保工作能量化、可考核、有人抓、有可以检验的成果,保证这些成果能够真正落实。一项项都具体化,把责任压到每个人的头上,压到各级主抓和管理的机构头上。2015-07-31 20:41:31
  • [李锦斌]四是注重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创新督查方式,加强跟踪问效,对扶持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确保政策落实到哪里,督查考核就跟进到哪里。像有些时候,中央的决策部署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推出一系列新政策出来,我们都要进一步跟踪落实。比如,昨天中央开会专门讲到,“要促进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下一步,我们在政策的推进、督查考核上,就要把这些要求落实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感谢你们前来进行访谈,实际上,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支持。非常诚挚地欢迎你们,不仅是来访谈,而且能到安徽的企业和基层多看一看、调研指导,给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2015-07-31 20:41:31
  •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李省长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2015-07-31 2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