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国策政策”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节目,讲述“双创”好故事,展现中国好创意,由中国政府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发现双创之星”活动,自5月28号启动以来备受关注,反响热烈,此前活动已经在北京、天津、安徽、山东顺利举办。今天“发现双创之星”活动走进了江苏,我们把我们的演播室也设在了南京,现在我为大家邀请到的嘉宾是南京市市长缪瑞林,欢迎您缪市长。2015-09-16 10:54:06
-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缪瑞林]谢谢!向广大网友问好。2015-09-16 10:55:12
- [主持人]好的。网友对南京这个城市非常感兴趣,也非常熟悉,那么现在先请您跟网友介绍一下,在“双创”活动中,南京的特点在哪里?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正如你所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网络热词,也成为各级政府的高频词。创新是大势所趋,创业是万众需求,创客是时代呼唤。南京有830万人口,现有各类高校60多所,在校的大学生有80万人,我们每万人当中本科生全国第一,万人当中研究生是全国第二。两院院士在南京有79位,全国第三。省级以上的科研机构有600多家。科教人才资源是南京最宝贵、最重要、最可持续的资源。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南京打造成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家,在“双创”这项工作中,我们南京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自身的优势,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一是顶层设计。南京是国家唯一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我们从工作体系、载体平台、人才政策、科技金融、财政支持、环境营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用好南京作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城市的机遇,整体优化布局各类众创空间、特色载体,进一步研究创业南京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规划布局、政策体系,为“双创”事业发展保驾护航。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二是简政放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必须自我革命、简政放权。我们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简政放权的最新要求,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4年,全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多项;70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再保留,成为继天津之后全国第二座没有非许可审批城市。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并联审批,推行多证联办,做到所有审批部门集中办公、同步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我们还构建了三级联动办理平台,实现全市审批一张网,194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平均办理时间由8.6天压缩到4.1天。今年以来,全市工商登记企业数量倍增,注册资本快速增长,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三是打造平台。近年来,我们打造了一区两园、20个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若干个创业街区,可以说构筑了多层次的众创平台。目前,全市众创载体面积达到600多万平方米,在建500多万平方米,总量超过1200万平方米。南京拥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40家,其中国家级20家、省级50家,孵化载体的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同时,先后投入1.14亿元,建设了16家市级重大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双创”提供各类技术服务;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众创空间”建设。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四是政策支持。无论创新还是创业,关键在政策服务,政府向“双创”人才提供包括科技、金融、一对一的培训、收益分配等各方面的激励政策。为此,我们相继推出了“1+8”系列政策文件,大力实施“321”人才计划,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他们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涵盖了电子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创办1年以上的企业已累计纳税12.3亿元,1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五是氛围营造。一方面,创造一个适合创新创业的优良环境,包括讲好创业故事,弘扬创业文化,发扬创业精神,树立“双创”典型。另一方面,我们舍得投入,在公共财政、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银。近年来,除了600多万平米的科技载体政府投资主导外,市、区财政对科技园区、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的规费给予减免、返还等支持政策,仅2012—2014年,全市对科技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科技政策落实减免税额总额分别达54亿元、58亿元、62亿元。同时,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购买科技服务,仅2014年发放科技创新券就达7000多万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立了集科技信贷、科技保险和科技创投基金等为一体的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推动63家中小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累计融资总额超过6亿元。2015-09-16 10:55:12
- [主持人]听起来南京对于“双创”工作的布局是全方位的?2015-09-16 10:55:31
- [缪瑞林]是的。2015-09-16 10:55:12
- [主持人]李克强总理在刚刚结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在致词当中用“新领军者”妙喻了创客,南京技术含量高的高精尖人才不在少数,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怎么样来激发这些人才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他们的创业工作当中去? 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创客群体,是最充满活力、最充满生机、最具有未来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专长、专利,同时他们都是有思想、有梦想的一群人。2015-09-16 10:55:12
- [主持人]对,确实是有情怀的一群人。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创客群体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要细分一下也有很多具体的对象,要分类施策、给与支持。2015-09-16 10:55:12
- [主持人]南京是怎么细分并给予支持的?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第一类,对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创业,我们出台了“科技九条”,允许这类人才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对离岗创业的3年内保留原有身份和职称;创新收益分配机制,明确鼓励这类人群的职务发明成果收益按至少60%、最多95%的比例划归科技人员所有;实施企业股权激励及分红激励试点,以此肯定科技人才成果的市场价值。截至去年底,南京已有16所高校结合“科技九条”,配套出台相应实施办法,共有465名在宁高校教师在南京创业。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第二类,对新引进人才的创新创业,也就是科技创业人才、科技企业家,这部分群体也是我们321人才计划的主要部分,我们提供科技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提供转化平台和转化渠道,促进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积极运用市场化服务手段,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帮助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鼓励引导社会创投机构参与投资,支持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拓宽新技术、新产品首购首用渠道;实施“南京人才居住证”制度,为来宁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职称申报、医疗、落户、社会保险、居留和出入境、住房、子女就读、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第三类,对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政府主要提供适当的土壤,扶持他们尽快茁壮成长。目前,南京大学生总量超过80万人,每年毕业有25万。针对大学生创业具体来说,我们努力做到了“四有”:首先,创有所居。我们充分用好创业特别社区、大学科技园、闲置厂房等现有空间,打造一批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创业街区,目前全市已有市级以上大学生创业园49家,面积超过20万平米。同时,我们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把公共租赁房与人才公寓对接,解决大学生创业的住房问题。其次,创有所扶。我们制定出台了《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从资金、投融资等七个方面制定了扶持政策。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扶持了超过1.1万名青年大学生成功创业。第三,创有所助。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训,组建“创业导师团”、“创业专家顾问团”,为有创业意愿和有创业项目的毕业生举办专门创业公益培训,提供“创业门诊”等跟踪服务。第四,创有所得。通过税收优惠、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一次性带动就业奖励、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等多种形式,降低大学生创业企业运营成本。定期举办“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让更多的创业大学生得到认可、收获荣誉。2015-09-16 10:55:12
- [主持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思路,把这个创业群体进行分门别类,然后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支持。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对。我们既要高大上的创业,也要草根的创业;既要高大上的创新,也要草根的创新。草根群体就包括大学生这个群体,这是很重要的。2015-09-16 10:55:12
- [主持人]好的,网友有这样一种感觉,提到创客,提到“双创”,很有可能把这个注意力集中到科技创业去,其实科技创业要老百姓的话来讲,可能就比较高大上一点。在我们创业的过程当中,各个领域方兴未艾,比如小微企业,他们不成熟,需要帮助,对于他们南京都有哪些融资的帮助和政策的支持?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小微企业,也是创业很重要的一个群体,除了一些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要有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这也是我们经济转型发展过程当中最需要重点发展和大力支持的一个部分。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一是政策扶持方面,在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在载体建设、营造氛围、财政支持、优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扶持。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二是载体配套方面,我们在南京市新兴产业专项引导资金中,专门设立了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积极协助小企业创业基地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扶持。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建有小企业创业基地71家,其中省级示范基地16家,省重点培育基地16家,建筑面积达到476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5400家,创业和就业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均处于全省前列。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三是融资支持方面,设立了小微企业应急互助基金,首期规模达到1.15亿元,已有近300家小微企业成为会员单位,累计为企业完成转贷金额1800万元;设立融资性担保专项资金,通过保费补贴和风险补偿等方式,目前已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余额约107亿元。先后发行两期额度为15亿元的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共计向556户小微企业投放贷款7.6亿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新三板”融资,累计参与改制企业80多家,32家企业在北京交易所正式挂牌。依托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建立“融动紫金”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四是综合服务方面,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于今年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券试点,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推动小微企业加快信息化进程,降低初创期小微企业信息化成本。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市累计建有各类小企业服务平台82家。2015-09-16 10:55:12
- [主持人]如果您的子女打算创业,您会对他有什么建议?对广大创客有什么要说的话?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应该说,创业创新,是挑战自我、克难奋进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实现价值的过程。对广大有志创业的年轻人,我要说的有四句话:第一,要敢于梦想,有梦想才能有作为;第二,要不怕失败,不要怕经历挫折,创业不可能是一下子就成功的,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三,要保持定力,朝着创业目标坚定不移走下去;第四,要勇于担当。2015-09-16 10:55:12
- [缪瑞林]那么作为政府,作为市长,我们的工作关键是营造氛围、搞好服务、宽容失败、助力成功。创客首先是个人的财富梦、个人的成就梦,也是我们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的创客,更是南京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全力把南京打造成为一个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家,欢迎更多的创客到南京来,在南京创业,在南京成就梦想。谢谢广大网友!2015-09-16 10:55:12
- [主持人]非常感谢,感谢缪市长接受我们的采访,也非常感谢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2015-09-16 10: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