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政府网、中国气象网联合访谈。我是主持人傅义洲。今天我们访谈间来了一位特别的嘉宾,她的面孔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她就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主持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影视中心播音主持副首席杨丹,今天杨丹老师将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天气预报背后的故事,杨丹老师您好。 ​ 2015-04-02 10:02:36
  •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主持人 杨丹]你好。 2015-04-02 10:02:36
  • [主持人]首先我们说一个好消息,前不久听闻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今天借着中国政府网的访谈,能不能和广大网友分享一下您的获奖感言?2015-04-02 10:02:49
  • [杨丹]我其实当时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得这样一个荣誉,我觉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在我看来是离我很远的一个称号,而且当时和我一块选送的其他部门的朋友,我看他们无论是工作的辛苦程度还是获得的成就可能还比我更高。之所以获得这个称号我想和我做的工作有关,我做的事情可能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我觉得只要是认真工作、认真生活的人其实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也都是我心目中的三八红旗手。2015-04-02 10:02:57
  • [主持人]我们也了解到您从事天气预报播报工作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与其他的节目主持人相比,天气预报主持人有哪些不同的要求呢? 2015-04-02 10:03:18
  • [杨丹]首先我是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所以在专业上面会有更严格的要求,因为我本身其实不是学气象的,我是学播音的。但是在接触这个职业之后,我们就需要了解天气预报的过程和流程。然后你看到这些天气,如果你不去深入地了解的话,你可能只是在很刻板地宣读气象台给你提供的气象信息、气象公报。如果你深入到里面去了解的话,你会知道自己要从中间挑选一些什么样的重要信息,可能同样公报报的时候会很客观,或者说是如果没有灾害性天气的话会很客观地把这些天气都呈现给你,可能这些地方是天晴,哪些地方下雨,毛毛细雨也都会说。但是一分钟的天气播报不会面面俱到,而且有些天气在我们看来不会对大家产生太大的影响,我们可能就会把它忽略掉。所以我就把天气预报中可能对大家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变化摘出来,通过主持人把这些信息编排得更好,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它、记住它,这是我们需要做的。2015-04-02 10:03:59
  • [主持人]好的,那么您刚才讲了,在一分钟的播报时间里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网友都很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天气预报的节目是怎么制作的?能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2015-04-02 10:04:06
  • [杨丹]那就以大家最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介绍一下,大家看到这档节目是19:31播出的,我们这个节目最终制作完成是19点之前。很多人看到我们都说你是不是中央电视台的?其实不是,我们是中国气象局的,由我们做完节目再传送到中央电视台。做这个节目首先要在下午三点听气象会商,从中梳理出重点知道晚上要告诉大家什么。听完会商之后自己心里有一个要说的内容,以前我们是没有文字编辑和图形编辑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干,听完以后自己开始在脑子里面想我这一分多钟要怎么说,也没有稿子,就是心里打一个草稿,边化妆的时候就想怎么说,到镜头前就把它讲述出来。现在我们有文字编辑和图象编辑,我们会和他们一起商量这个节目需要的这些内容可以在文字上怎么呈现,在图象上选取的时候用哪些图来表现。所以短短的一分钟其实在后面是凝聚了大家的心血。一般四点钟开始化妆,化完妆文字内容过来大概是五点四五十分的样子。现在天气预报一分四十多秒大概是五百来字,尽管之前你已经知道大概要讲什么内容,但是具体到文字你还是需要熟悉,因为你需要把它流利地表达出来,所以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2015-04-02 10:05:21
  • [杨丹]有时候比较纠结的就是夏季灾害性天气的时候,比如台风预警有可能是到六点,我们六点已经准备录了,但是六点十多分的时候最后预警的内容才会来,预警内容是不能自己随意编的,必须由中央气象台专门提供给我们,不能大概说哪些地方会出现暴雨,要按照预报结论精确播报。 这时候大概稿子拿在手里看两三分钟就得赶紧说了,因为再不录就来不及传过去了,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说很紧张。最后制作完整是七点十分之前,录制时间是六点十分左右,一般六点半之前就要录完。2015-04-02 10:11:59
  • [主持人]有个问题我很好奇,我看您播报天气预报的时候总会在身后的中国地图上指一些地区的天气变化,那么您是怎么准确地指向这个地区的呢? 2015-04-02 10:18:54
  • [杨丹]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天气预报主持人和别的主持人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对地理信息非常熟悉。在演播室的时候我们的身后是没有地图的,是一个蓝色的背景,以前是蓝色现在是绿色的,我们叫抠像,很多电影特技也是这样完成的,把绿色抠掉然后把需要的场景和主持人合成在一起。所以我们指图的时候是需要看侧面的监视器,这个图像是和主持人已经合好的,所以我大概知道我的手要指在什么位置,但是我的手要指向什么位置伸手就要指得准这是一个需要熟练的过程。开始接触节目很挠头的问题就是对于地名的记忆,第一次做节目你会很慌张,包括气象信息要记住,记住信息的时候又担心转身指图指不准,很纠结。这就需要对地理信息的熟悉,自己平常没事的时候就拿着地图和天气预报的内容边看图边指。后来找到一个诀窍,比如湖南东北部和江西西北部连在一起,如果有暴雨画一个圈,通过内容联动的记忆对地理信息的记忆特别有帮助。 2015-04-02 10:20:13
  • [主持人]看来天气预报主持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对中国地理要有很深的了解。 2015-04-02 10:34:47
  • [杨丹]要能坚持,对这个感兴趣应该就可以了。 2015-04-02 10:34:59
  • [主持人]有很多网友问,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提高,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抱怨天气预报报得不准,就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呢?2015-04-02 10:35:30
  • [杨丹]我们经常会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这个天气预报怎么不准啊?首先我要讲的是大家有一个习惯,就是对于报得准的记忆并不深刻,对于报得不准的可能恰好他那天又有事他就记住了。所以可能80%、90%报准了他都觉得是应该的,可能忘了,有那么10%没有准的时候他就记忆深刻,就觉得天气预报不准。但是天气预报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的科学,是一个预测,是对未来天气发生概率可能性的推测。当然,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2015-04-02 10:36:33
  • [杨丹]在报天气的时候,比如冷空气从新疆一路过来到北京,那我们会预报明天北京可能会下雨,但是到了明天怎么没下呢?结果后天下了。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在手机上搜路线的时候预计从中国气象局到新华社大概要二十分钟,导航会给你一个时间,但是你花二十分钟真正就能到这里吗?中途还会碰到堵车等各种各样的现象。天气也是这样的,中间可能也会受到别的气流的阻挠,它就可能会晚点,这可能也是大家觉得不准的一个原因之一。 2015-04-02 10:43:16
  • [主持人]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如何? 2015-04-02 10:47:30
  • [杨丹]我们国家天气预报的水平在世界应该是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了。其实在每个国家天气预报都容易受到公众的质疑,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气象先生》,他就是天气预报的主持人,他有一天走在路上的时候就有一个司机过来招呼他,他以为人家要跟他打招呼呢,人家把一个可乐瓶子扔他身上了,人家可能就觉得你报得不准,我要抱怨一下。现在中国的预报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准确率已经是达到80%以上。 2015-04-02 10:49:08
  • [主持人]其实网友也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经非常之高了。我们知道现在极端天气和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了,那杨老师您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2015-04-02 10:55:51
  • [杨丹]从气象部门来讲我们除了发布常规天气预报之外还承担着防灾减灾的预警任务的,只要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我们都会通过各个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等等发布灾害性气象预警。我们预警有很多种类,包括台风预警、暴雨预警、沙尘暴预警等等,而且不同的预警也会有不同的级别,基本上会分成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颜色越偏暖预警的级别也越高,需要大家或者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也不一样。比如暴雨预警红色预警出现的话对于学校来讲是需要停课的,因为这样的一场强降雨如果出现在城市里面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城市内涝,那可能就会带来生命的威胁,所以那时候我们会提醒大家尽量不要外出,学校也要求停课。2015-04-02 10:56:44
  •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您是国家防灾减灾宣传大使,有很多网友也在问,我们在灾害天气情况下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像突然大范围降雨或者是造成了一些洪涝灾害。那么杨老师在这方面能不能给网友一些建议呢? 2015-04-02 10:57:59
  • [杨丹]你知道怎么应对吗? 2015-04-02 10:58:53
  • [主持人]我也不太清楚。 2015-04-02 10:59:16
  • [杨丹]那就是因为你平常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在节目当中,会做一些科普的宣传和科普的短片,都积极地在向大家推广气象方面的科普知识。包括灾害性天气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包括我担任防灾减灾大使,我当时也是参与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和百度的合作,就是在百度百科上我们会有一些灾害性天气来临时或者是灾难来临之前,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怎么去避险,从而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都会有这样的小短片,我们也会走进校园和学校的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2015-04-02 10:59:42
  • [杨丹]但是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讲,就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他觉得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很低,所以他可能就不会太去在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可是这件事情如果一旦发生在你身上的话那就会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大家平时还应该注意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其实现在小学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哪怕大人平常没时间,回家和孩子交流交流,没准孩子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还比大人更丰富一些。所以平常还是要多注意储备,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当你真正碰到灾害性天气的时候这些知识真的是能够救命的。 2015-04-02 11:01:56
  • [主持人]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了,很多人都会去用手机上网搜取天气预报,大多数人出门之前都是看一下手机,而不是每天晚上七点半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了。天气预报在这方面如何全天候地服务老百姓的生活呢? 2015-04-02 11:04:30
  • [杨丹]首先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一个传统渠道,它的收视群还是非常广泛的。现在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也有自己的天气手机客户端中国天气通,通过这个大家可以在上面看到我们每天及时发布的天气预报,包括灾害性天气预警,也包括两千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七天的天气预报。同时我们也有天气预报的网站,像中国气象网、中国天气网,上面都会有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预报,包括各种生活指数预报,这样的天气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适不适合洗车,在网站上面会有非常丰富的天气产品,所以大家也可以看这个。天气预报节目毕竟只有一分多钟,不可能把更多的信息放在里面,我们在这一分多钟当中只是提醒大家,告诉大家天气发展的趋势,如果你想更具体地了解你所生活的地方会发生什么样的天气变化,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查询。 2015-04-02 11:05:40
  • [主持人]应对环境问题每个人都想出一份力,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空气质量。有网友问到,天气预报节目如何关联这个方面的问题?2015-04-02 11:12:35
  • [杨丹]我们还是说七点半的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在这个节目当中其实我们碰到有雾霾出现的时候在节目当中我们都会做消息的发布,或者是预警的发布,有时候雾霾严重的话我们就会及时发布预警,告诉大家注意做好防护。因为现在大家确实也是很关注雾霾的问题,那我们在节目当中也会在特定的时段,雾和霾可能会在春季、冬季多发,这个季节我们会特别关注,大家也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客户端查询到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安排生活。 2015-04-02 11:17:39
  • [主持人]在北京我们对雾霾天能体验得很明显,很多人说提倡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也有很多人不愿意放弃舒适的生活,有的人愿意买大排量的车满足自己生活的舒适程度,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呢? 2015-04-02 11:23:22
  • [杨丹]我们无法约束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来讲做一个有良知的地球人,因为舒适的生活和低碳环保确实是有一点矛盾的,人们可能为了追求过度的舒适,就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同时又会连带影响到生物链,可能整个地球的平衡会被打破,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就会发生变化。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讲就会觉得这件事如果不是在自己眼前发生那他就不会去管。还有的人说我自己开这个车也没造成多少污染,这么一点点应该不会改变什么气候吧。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那加起来这个结果就严重了。 2015-04-02 11:24:02
  • [杨丹]所以其实我觉得一方面要约束自己,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或者是公共部门能够在大力地发展清洁能源的产品,能够让这些产品更加好用,大家愿意去用,还有就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设施,公共交通特别方便的话其实人们也不愿意开车天天在路上堵那么长时间。家庭生活确实离不开车,它是一个代步工具,只要能满足基本要求,就不要在奢侈生活上追求过多。怎么说呢,我就觉得人应该活得在简单一点点,在基本生活条件能够满足的情况下不要过多追求奢侈的东西,物质生活少一点排场,在精神生活方面多一点追求。高小松前一段时间演讲的时候说过:人一生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其实还有诗和远方。你放弃一些物质上的追求多出去走一走,多出去看一看,哪怕不出去精神上多一些汲取,可能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简单。其实就是提倡不仅是绿色出行,我觉得应该提倡绿色的生活态度。 2015-04-02 11:27:07
  • [主持人]嗯,一个绿色的生活态度。我们来看一下网友的提问。 2015-04-02 11:30:39
  • [网友]现在天气预报出了手机端的APP了吗?您刚才也提到了这个了,那这个APP现在有什么功能呢? 2015-04-02 11:31:38
  • [杨丹]我们有一款官方的手机APP——中国天气通,它是国内首个推送天气预警气象信息的APP,就是灾害性天气预警。再一个就是它会为大家提供两千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七天的天气预报,这个天气预报的信息可能不光是阴晴冷暖和温度,还包括非常丰富各种气象指数信息。所以大家可以下载,试用一下。 2015-04-02 11:32:16
  • [主持人]是的,我相信咱们气象局官方出的APP肯定比我们平时手机上查天气要来得更全面。 2015-04-02 11:34:59
  • [杨丹]对,因为有时候你从手机和网络上搜天气,有些渠道发布的信息不是很准确。所以我们的天气通就是中国气象局官方的气象信息发布出来的,是最权威的,所以大家还是可以试用一下。如果有什么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都欢迎给我们提意见。2015-04-02 11:35:10
  • [网友]天气预报最后会播报各省的省会天气情况,还有一些城市,能否再增加一些旅游城市的天气情况? 2015-04-02 11:39:39
  • [杨丹]其实可以的,但是我们可能不会在一个节目当中满足这么多要求,我们的天气预报节目也不光是七点半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播放,我们在央视包括像一套、二套、四套、五套、七套都有相关的天气预报节目,有的是跟农业相关的,有的跟旅游体育相关,包括旅游卫视专门有一档天气预报节目也是我们制作的,这个节目当中就有很多和旅游相关的信息。所以大家可以收看这个旅游卫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就可以了解到旅行方面的天气信息。 2015-04-02 11:40:13
  • [主持人]因为毕竟天气预报节目只有一分多钟时间播报时间也是很有限的。2015-04-02 11:42:01
  • [网友 我爱小飞机]科技在进步,天气预报播报方式是否也可以有一些进步?利用一些3D、4D的技术表现得更炫一点。2015-04-02 11:42:38
  • [杨丹]我们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我们演播室抠像技术就可以有立体3D空间感觉的,大家如果看凤凰卫视凤凰气象站的话,我们在做那个节目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主持人在整个的演播室里面就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在里面说天气,我们甚至可以踩在有立体感的地图上,云也可以在主持人的身边,但是这种技术在联播的天气预报节目当中暂时还没有运用,是因为这个技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联播天气预报节目毕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它能够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信息,在这个基础上才对它进行改进。 2015-04-02 11:43:55
  • [杨丹]其实联播天气预报有时候做一些节日的特别节目的时候也会用到一些特别的技术,3D技术、虚拟演播室技术也会用到,所以节日的时候偶尔也会让大家耳目一新一下,就是为了给观众更好地视觉体验。我们的内容一直在求新求变化,让大家更加喜欢收看我们的天气预报节目。 2015-04-02 11:46:12
  • [网友我是小飞机]国外天气预报的主持人衣着可能会更有特色一些,我们国内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呢?2015-04-02 11:49:23
  • [主持人]可能这位网友对您很感兴趣,其实我也看到国外有天气预报节目比如报下雨主持人就穿着雨衣。2015-04-02 11:50:30
  • [杨丹]不同的节目有不同的风格,我们的着装也是要根据这个节目的风格来定。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是跟在新闻联播后面的,更偏重于庄重的风格,前面新闻联播主持人着装就是很郑重、庄重的,后面忽然蹦出一个穿雨衣的主持人就感觉不是很协调。我们也有别的节目比如旅游卫视的节目主持人着装就是很有突破,不是像我们这样只是穿着套装,其实我也很想换,但是不同的节目要有不同的风格。包括我们网络上做的天气美女爆视频节目,尺度就会更大,不会像我们这么庄重,所以不同的节目有不同的需求。2015-04-02 11:51:03
  • [主持人]相信以后天气预报节目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我们天气预报的播报形式上都会有所改进。 2015-04-02 11:53:53
  • [杨丹]对,我们的天气预报一直在与时俱进,因为是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也需要跟着大家生活水平有所改进,人们生活慢慢发展对天气的要求可能更高,比如精确到某一个从北京的这里到体育场参加一个什么活动,我希望知道路上是什么样的天气,雨什么时候下,几点钟下,提供这样的服务也是我们努力要追求的。2015-04-02 11:55:08
  • [主持人]从您工作二十年的经验来看,您觉得二十年前的天气预报和现在的天气预报有什么改变? 2015-04-02 11:57:42
  • [杨丹]其实我也挺幸运的,经历天气预报从最开始的状态到现在更加丰富。我在做天气预报节目之前对天气预报有这样一个印象,以前听电台经常会有一个主持人用完全没有高低起伏的声音非常冷静地说:北京晴,多少多少度这样地报。后来我们有了电视天气预报,电视天气预报就有主持人在镜头前面与大家交流。我在加入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其实我们还是在摸索怎么样通过电视天气预报和大家交流。一开始就是拿着气象台给的天气公报开始念,比如台风来了,中央气象台今天下午六点钟发布台风预警,预计什么台风位于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报完就完了。现在台风来了这些数据还是要报,之后我们还要说可能影响到哪些区域,同时提醒大家之前可能下过一场暴雨现在又要来一场暴雨,要提醒大家注意防范。也有可能这个地方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那暴雨来的也是有好处的,那大家在防范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下如何使这场雨让大家收益更大。 2015-04-02 11:58:15
  • [杨丹]所以在这方面可以说天气预报从之前“高冷”的宣读公报的感觉到现在“走心”的讲天气的感觉,其实也是经历了一代人的摸索和改进的。 2015-04-02 12:04:30
  • [网友 潜艇甲板]当下网络时代,电视天气预报和网络天气预报相竞争,它的优势在哪儿? 2015-04-02 12:05:51
  • [杨丹]其实电视天气预报的收视群还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年龄大一些的,还有就是小孩,他们不会用到手机、网络,他们最主要的渠道还是通过收看电视来了解天气。包括像中国农村人口也是非常庞大的,他们很大程度上也会依赖电视天气预报提供的信息,所以我们的收视群还是非常大的。 2015-04-02 12:07:00
  • [杨丹]同时我们也会根据现在新媒体的发展,跟新媒体结合,比如我们天气预报节目也会同时在网站上播出,所以大家也可以同时通过中国气象网、中国天气网等网站看到我们的节目。包括像手机也是可以,我们现在也是在做让天气预报主持人能够在手机上给大家报天气,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2015-04-02 12:08:43
  • [主持人]好的,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杨丹老师来到我们的访谈间接受我们的访谈。网友朋友们再见。 2015-04-02 12:11:15
  • [杨丹]再见。2015-04-02 1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