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网]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等实物量和金融指标的变化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常被大家认为是观察经济走势的风向标。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服务业比重快速增加和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上述指标与整体经济的数量关系也发生一些变化。如何科学认识、评价和使用这些经济指标,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评判指标体系,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的指标来看待经济形势?宏观经济部门如何解读这一指标体系?2015年6月10日,中国政府网就社会所关心问题电话连线国家统计局信息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回应社会关切。2015-06-10 16:21:57
- [中国政府网]潘主任,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回应社会关切。就经济形势而言,如何正确使用“用电量”、“铁路货运量”来看待呢?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2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4.6个百分点,三月份单月用电量更是同比下降了2.2%。总体来看,今年以来用电量增长较前两年有明显差距,增速放缓的趋势明显;铁路运输也同比下降9.4%,那么能不能单纯理解为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下降就是经济下行的直接表现呢?2015-06-10 16:22:58
- [国家统计局信息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长期以来,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指标,是判断短期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但参考指标并不能完全代替宏观经济指标。比如血压、体重是检验一个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但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血压的正常值会发生变化。对于20岁的年轻人来说收缩压120可能就算高了,但对于50岁的人来说120非常正常。同样,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与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的数量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当前中国经济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进入新常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增速换挡与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相交融。2015-06-10 16:23:53
- [潘建成]经济增长下滑主要体现在钢铁、有色、化工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东北、山西、河北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比比较大的地区。这些资源密集型产业景气的下滑与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相关,但更主要的是与这些产业产能过剩严重有关。这些资源密集型产业都是高耗能行业,其景气下行必然导致对电力需求的减弱,减缓电力的增长;而中国的电力七成以上是火电,火电主要是用煤发电的,因此电力需求的减弱直接导致对煤炭需求的减弱。而铁路货运中一半以上是运煤的,煤炭需求的减弱直接导致铁路货运的大幅度下滑。2015-06-10 16:24:43
- [潘建成]因此可以说,今年以来用电量增幅的下降和铁路货运量的大幅度下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不太景气是密切相关的,部分地反映了经济的下行,并不能代表整体经济运行趋势。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今年以来,服务业快速发展,一季度食品等与消费关联密切的行业运行平稳,IT服务、商务服务、医药等行业仍处于较高景气状态,但这些行业相对来说用电较少,其较快发展对电力需求的拉动不大。也就是说,由于当前经济的结构分化特征十分明显,而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与经济整体变化之间的数量关联度也发生了变化。2015-06-10 16:24:59
- [潘建成]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人原来做简单的体力劳动,一天吃一斤半粮食;现在这个人整天在电脑前做设计,饭量可能会减少到一斤甚至原来的一半。我们不能简单地因为饭量的减少而担心其身体健康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包括能源在内的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能源需求增长的放缓一定程度上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体现了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的成效。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看待用电需求增长的放缓。2015-06-10 16:25:27
- [中国政府网]尽管目前经济运行存在较大下行压力,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下行,但从就业、节能和收入等指标看,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是否意味着现有的指标体系已经不能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情况了?2015-06-10 16:25:50
- [潘建成]判断经济运行是否正常,确实不能仅仅看经济增长指标,而是要通过众多指标进行综合判断。正如中医看病,要通过望、闻、问、切四道工序,从不同的渠道了解病人的信息,然后辨证施治。2015-06-10 16:26:20
- [潘建成]应认识到随着经济增长基数的不断提高,随着包括劳动人口、资本积累、资源环境等传统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弱化,即所谓潜在增长率的下降,经济增长下滑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比如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从7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从本世纪初开始,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长换挡,经济增速均开始趋势性地低于5%。2015-06-10 16:26:41
- [潘建成]那么目前的经济增速是否正常呢?我们需要回归经济增长的本源,即促进民众福利的提高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民众福利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等。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经济增长出现回落,民众福利仍在不断改善。2015-06-10 16:27:07
- [潘建成]从就业看,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调查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左右的稳定水平。根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消费者信心调查,消费者对当前的就业满意度和对未来的就业预期均呈现上升态势,5月调查结果显示,55.5%的消费者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示满意,比上月增加2.3个百分点;58.8%的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就业形势预期乐观,比上月增加2.1个百分点。2015-06-10 16:27:31
- [潘建成]从居民收入看,今年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8.1%,比经济增速高1.1个百分点;其中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民收入增长8.9%,不仅明显快于经济增长,也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1.9个百分点。5月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55.8%的消费者对当前收入状况表示满意,比上月增加1.2个百分点;62.1%的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家庭收入状况预期乐观,比上月增加1.0个百分点。老百姓对收入的满意度提高,体现了在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居民收入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表明经济增长的含金量在提升。2015-06-10 16:27:57
- [潘建成]近年来社会保障水平也在不断完善之中,据统计,截止2014年末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5.01亿和5.98亿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57万人和2700万人。社会保障的完善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5-06-10 16:28:24
- [潘建成]也就是说,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在放缓,但民众福利仍处于持续改善之中,经济运行整体上仍处于合理区间。事实上,在经济增长基数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变动除了观察增速外,还应观察增量。即便我国经济年度增长率回落到7%左右,其实现的经济增量,也将超过世界多数国家的年度GDP总量。正是这可观的增量,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前述民众福利的稳定和改善。2015-06-10 16:28:50
- [中国政府网]目前发生的这些指标的变化,如何在整体的宏观形势下来看待?2015-06-10 16:29:15
- [潘建成]需要对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结构变化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梳理,要在明晰结构变化的背景下使用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指标。比如,我们可以深入一步,通过考察IT服务、医药等行业自身的用电变化,观察其景气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铁路货运、公路货运、航空货运、港口吞吐等指标,来了解当前经济运行的结构变化。2015-06-10 16:29:51
- [潘建成]前面说过,铁路货运的大幅下降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下行相关,而今年1-4月,航空货运同比增长7%,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1-4月公路货运增长6.1%,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与制造业增长的回落基本一致;而外贸港口吞吐下降1.8%,去年同期则是增长8.5%,表明进出口需求减弱,这与今年以来进出口明显回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对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的使用,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和细致。2015-06-10 16:30:13
- [中国政府网]有专家指出,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结构、看“总分”,但是在很多人并不宏观掌握这样全面的指标体系时,我们的宏观经济部门如何及时解读,以免误读呢?2015-06-10 16:30:41
- [潘建成]首先要加强对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宣传,要让公众了解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正在且必将发生深刻的结构变化。要让大家明白,在结构分化的时期,局部与整体的不一致出现的可能性会经常发生,各个不同的“单科”成绩正在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对总分的影响力也在发生变化,需要全面、系统、深入、动态地对形势作出判断,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的现象出现。2015-06-10 16:31:14
- [潘建成]其次要加强对经济指标的宣传与普及工作。经济现象纷繁复杂,需要不同的指标来反映,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内涵、统计方法和适用范围。包括经济学家在内的所有关心中国经济、希望准确判断把握中国经济形势的人,首先必须熟悉经济指标、洞察其优点特别是不足。从具体实践看,其实不少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误读都是对经济指标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不熟悉造成的。2015-06-10 16:31:52
- [潘建成]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公众将注意力从单纯地关注经济数量的增长转向关注质量效益、民生福利和资源环境改善上来,不因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而乱了阵脚,坚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增强改革和转型的决心。2015-06-10 16: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