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网记者]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国策政策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连线我们的访谈间,解读央行下调基准利率并同时降准,欢迎二位。2015-08-26 09:28:16
  • [中国政府网记者]首先请问陆局长,为何再次下调基准利率并同时降准?2015-08-26 09:39:32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陆磊]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第一,币值稳定的决定因素是以通货膨胀体现的货币购买力。2015年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2%,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在物价低水平运行的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相比6月的6.04%下降了0.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扣除物价因素后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仍呈上升趋势,对称性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有助于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2015-08-26 09:40:38
  • [陆磊]第二,金融机构流动性合理充裕是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从7月金融市场利率走势看,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1%,比上月高0.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43%,比上月高0.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8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的普降以及额外0.5个百分点定向降低县域和消费金融组织等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在总量上增强存款类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在结构上进一步体现了支农、支小、扩内需的政策意图。2015-08-26 09:41:26
  • [陆磊]第三,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改革并举。此次降息同步放开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货币政策从数量型为主转向价格型为主又迈出关键性步伐,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及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提供了制度基础。第四,政策调整的连续性。2015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3%,增速较上月末提高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6.6%,增速较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96.00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应该说,今年早些时候的降准在供给端增强了银行的放贷意愿;降息则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在需求端提振了经济主体的贷款意愿。此次“双降”有助于巩固政策成效,更好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015-08-26 09:41:44
  • [中国政府网记者]张老师,您如何理解央行为什么再次下调基准利率并同时降准?2015-08-26 09:42:16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触底企稳的关键时期。支持经济增长的市场需求力量正在积累。其一,保民生、保就业的成效支持了消费需求持续平稳增长。其二,在市场和多项政策因素引导下,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持续回暖,住宅投资增速开始提高。其三,在加快项目审批,加强建设工程进度督查,抓紧落实相关资金的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趋向提高。其四,随着转型升级进程深化,新的增长点、新的增长动力不断蓄积。在此基础上,内需增速趋稳的态势逐渐明显。也要注意到,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刻调整过程,支持经济回升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各类债务和金融风险仍错综复杂,出口增长前景还有较大不确定性。2015-08-26 09:43:00
  • [张立群]各国货币政策针对自身需要,去年以来都进行了较大调整。特别是美国QE的结束,导致美元持续走强,使我国资金外流速度加快,对国内货币金融环境的影响趋于明显。发展下去,就会形成货币金融紧缩效应,会约束投资增速下降,内需增速下降,经济增速下降。7月份各项需求指标变化,已经一定程度反映了这一苗头。因此,有必要及时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通过货币政策适时适度地调整,为稳定投资、稳定内需、稳定经济增长,保持合理流动性,提供必要的货币金融环境。2015-08-26 09:43:53
  • [中国政府网记者]此次“双降”的目标是什么?2015-08-26 09:44:24
  • [张立群]此次双降的第一个目标,我认为是应对和对冲各种影响货币金融环境的变量,保持合理的流动性,从资金方面助力稳投资、稳需求、稳增长。第二个目标是体现定向调控思想,对三农、小微企业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有助于扩大消费的相关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第三个目标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在商业银行间引入竞争,提高资金配置效率。2015-08-26 09:44:55
  • [中国政府网记者]陆局长,我们如何看待“双降”的有效性?2015-08-26 09:45:30
  • [陆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传导机制的畅通性。第一,基于物价走势、实体经济部门盈利水平与名义融资成本的比较,“双降”政策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营造了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但同时需要实体经济部门的“有效”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的高效率金融服务供给加以配合。第二,考虑到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40个月以上负增长,我们需要高度关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配合,尽可能降低理论界通常所认为的货币政策存在“治理物价上行效果优于治理物价下行”非对称效应。第三,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仍然在于中国处于“新常态”环境下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的塑造,货币政策为经济运行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真实经济增长则需要依靠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良性互动。2015-08-26 09:46:18
  • [中国政府网记者]张老师,今年多次降息降准,您如何看待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2015-08-26 09:47:06
  • [张立群]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经三次降准,四次降息,在稳健的基调下,针对各类可能导致流动性收紧的因素,适度扩大流动性、放松银根。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形成了较好的呼应和配合,有力地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目标的实现。宏观调控的综合成效在上半年已经有初步显现。尽管当前仍面对异常复杂的形势,但在市场需求增速趋稳,新的增长动力蓄积、宏观调控累积效果不断增强的综合作用下,预计未来经济总体趋稳向好,能够实现全年的预期增长目标。2015-08-26 09:47:38
  • [中国政府网记者]好的,感谢二位连线我们的访谈间,再见。2015-08-26 09: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