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国策政策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今天上午在大连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致辞中,总理进一步剖析了中国经济走势、阐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结构性改革的意义,以及国际产能合作的愿景等等,亮点非常多。昨天,李克强总理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就中国经济增速、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波动等热点问题作出坦诚回应。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做客直播间,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您。2015-09-10 17:00:29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丁一凡]你好,今天很高兴来到政府网,谈谈我个人对总理这次讲话的一些体会。 2015-09-10 17:01:22
- [主持人]您先跟大家聊一聊,听完总理讲话之后的体会。2015-09-10 17:03:05
- [丁一凡]总理在把握经济全局的角度,觉得中国经济有下滑的压力,但是增长的势头不错,虽然有一些领域有一些困难,但是总体来讲,增长的势头还是比较合适的。因此,中国政府在继续坚持这种结构调整的方面信心是不动的,并没有在经济出现这样的压力之后搞大面积的刺激,没有这个感觉,仍然觉得是信心很足。他在谈针对某一些行业的这方面的问题有非常形象的比喻,用一些比如针灸刺激的这种方法,就是点对点的刺激,这样的方法恢复经济中间的通畅,而不是大面积的刺激,这一点我认为会给与会的外国领导人和外国的企业家很好的信心。 2015-09-10 17:04:48
- [丁一凡]确实,最近一两个月以来,国际市场以及全世界的经济为中国的经济有一些揪心,例如股市的调整等等,其他的经济体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对中国的市场和需求的依赖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以致于中国经济如果出现三长两短的话,对世界经济影响非常大。 一个是国际舆论很担心,一个国际金融机构很担心。在前一阵子,20国集团的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部长的会议上,我们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被邀请第一个发言,讲述中国经济的情况,可见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李总理的讲话从某种程度上平复了外国听众的担心,中国领导人对中国很有信心,而且讲述了如何发展这种路线,政府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保证这些路线来得到执行,这些事情是很清楚的,让这些外国的与会者吃了一个定心丸。 2015-09-10 17:07:18
- [主持人]我们来看一下总理对中国经济的表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稳中有难,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挑战在哪里,机遇在哪里? 2015-09-10 17:11:19
- [丁一凡]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了,过去有一阵子是外部需求特别大,就带动了中国的出口,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后来从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外部需求锐减,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调整过一次了,出口结构和自己的经济结构还需要马上调整,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发展是接了出口下滑的班,使我们的经济前一阵保持了很强劲的增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一定的产能过剩,例如房地产领域,空间比原来小很多。这个时候面临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如果不做这个事情,继续下去的话,未来就很难办了,那个时候会面临更大的危机。2015-09-10 17:11:48
- [丁一凡]在这个时候政府采取了措施,调整了经济结构,这个时候会有一些影响,就好比你一个人开车,原来在直路上开很快,现在要转弯了,在转弯过程中还是保持以前的快速的话就会翻车,这个时候踩一脚刹车,顺利的拐到另一部分必不可少的措施,某种程度上,这次经济放缓是政府主动为之,就是让速度降下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2015-09-10 17:15:42
- [丁一凡]其实,这个事情已经做了几年了,今年已经初见成效。现在的经济仍然出现了各个省区和各个领域里面不平衡的表现。有的地方表现的比较好,有的一些老的产业和老的工业地区可能觉得困难更多一点,因为他们恰恰是需要调整的领域,需要调整的地域。政府要鼓励那些新发的,未来非常有发展前途的那些领域和地区,让这些地区的经济更快的发展起来,代替老的工业,同时能够吸收更多的就业,这也就是机遇。其实出现了很多好的苗头,比如克强总理讲的一些就业情况和创业的情况,创业和就业的增长是比较迅猛的,在迅猛的增长势头下还有一些新兴产业的诞生,他们的就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15-09-10 17:16:17
- [主持人]您再分析一下怎么看待机遇?2015-09-10 17:18:41
- [丁一凡]这个机遇是一个普遍的机遇,一个是各种各样的人去创新,去创造新的企业,会有新的领域产生。另一方面,这些老的行当都在想办法拓宽和更新他们的技术,一方面在重组,在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把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市场连接,和在拓宽使用方法上都有一些新的进展。这些东西无论从更好的节约生产,更精准的计量库存,更好的维护市场,这些方面来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会使经济发展有更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行当的发展都是机会。2015-09-10 17:19:06
- [丁一凡]当然不是说所有的机会都能感觉到,人们更多的感觉到是挑战,特别是那些老行业。生产钢铁的仍然价格非常低,还卖不动,最后面临的结果是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关掉一些产能,或者关闭一些企业,会产生失业和下岗的问题。一般来说,人们的感觉,或者媒体谈论最多的是挑战。但是,克强总理谈到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和困境,挑战的问题里面,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个很重要的一项,某种程度上更快的加强我们的生产能力的转移。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你仅仅看国内市场,看到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把眼光放大一点,很多地方是需要生产能力的,如果搞一个国际产能合作,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同时帮助了其他的国家的发展。这个实际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2015-09-10 17:21:23
- [主持人]克强总理讲过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造福了人民,人们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到老百姓的反映还是不错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2015-09-10 17:24:10
- [丁一凡]这就是经济调整的结果了,发生一个最大的变化,尽管我们的GDP的增长率降下来了,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像那么快的降下来,相反还在增长。还有一个是就业情况在好转,在增长,这些都说明你的经济结构已经产生变化了,已经不像过去完全的依赖子制造业来创造就业机会,有其他的东西在起作用。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也就是说,你的经济发展那么快是为什么,要保证人民福祉有增长,可支配收入不断的增长,幸福感不断的增长,你的就业能够增长,你可以让人有活干,有钱挣,在这种背景下,把这些事情都满足了,就没有必要人为去追求那么高的GDP增长率。GDP增长率还有其他的后果呢,可能消耗能源和资源,造成污染,如果这些GDP降下来的同时,这些东西都减少了,人民的幸福感再上涨,就是更好的结果。2015-09-10 17:25:24
- [丁一凡]在这个问题上,最近美国的民营调查公司是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做了一个这样的全球的调查证明,中国的老百姓对中国的经济的满意度最高。他的调查显示90%的中国民众对中国发展的情况非常满意,而且非常乐观,觉得中国未来的经济情况会很好,只有8%的人不满意的,认为不好了,认为现在有问题了。所以说90%比8%的比例。在其他的国家,我们媒体说美国经济复苏的非常好,但是这次研究中心调查表明,美国认为经济情况不错的人只有40%左右,还比较满意。在欧洲就差的更多了。我们都说欧洲经济在回升,但是真正认为经济还可以的人,只有18到20几。横向的比较,中国人对现在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最满意的。2015-09-10 17:27:06
- [主持人]中国经济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下行的压力,但是李克强总理在谈到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时候,中国不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而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2015-09-10 17:29:47
- [丁一凡]我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三分之一,为什么中国经济一放缓,股市一动荡就引起国际舆论这么大的关心,谁都知道你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非常重要,很多经济体都指望着你。现在的中国就像你一打喷漆,别人就要感冒。你一旦动荡,就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另外,克强总理说我们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因为在海外的投资不仅带动了自己,还带动了世界经济增长。比如我们在发达国家投资,这些年在欧洲,在美国的投资,在美国的投资创造的就业达到了5万个就业岗位,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美投资的效果会给美国创造大概20万人的就业机会,非常非常重要了。2015-09-10 17:30:22
- [丁一凡]除了这个之外,在第三世界,在非洲、拉丁美洲也是非常迅猛,大大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最近,克强总理应该公布了中国在15个方面有非常大的海外投资项目。这里面包括了我刚才讲的很大程度上的,中国的这种产能转移,就是中国在整个的国际生产链里面的地位和东西,都不同了,有一部分的产能会转移出去,会大大的促进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非洲和亚洲。我们在亚洲周边,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近五年来占这些国家外来投资的50%以上,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起了多大的作用,这也是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2015-09-10 17:32:46
- [主持人]其他国家在中国的投资呢?2015-09-10 17:34:41
- [丁一凡]也是增长很快,虽然随着我们的劳动力的增长,土地价格的增长,出现了一些跨国公司从中国搬家的现象,把一些鞋帽制造和成衣制造,从中国的沿海转移到越南、柬埔寨,把一些电子产品转移到印度。与此同时,更多的外国资本进入中国来寻求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在服务业,服务业进入中国的资本非常非常多。2014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的目的地,这也不太容易。过去美国一直是最大的外来投资直接地,而去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来投资目的地。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仍然是外国资本看好的这种市场。2015-09-10 17:34:54
- [丁一凡]克强总理在讲话里面不断的提到中国未来改革的方向,更多的要方便外来投资者在中国的投资,我们要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外来投资环境,欢迎更多的外来投资者来中国创业,非常希望中国发展的新兴领域和新兴的设计领域有更多的领域来创业,中国是有这种能力的。因为中国的市场非常大,非常好,而且发展的非常快,中国的消费增长比较猛,使很多新兴的外国企业都看好这个市场。我认为,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仍然会是全球最大的吸引外来投资的市场之一。 2015-09-10 17:35:59
- [主持人]李克强总理在昨天跟企业代表座谈的时候,他对中国经济增速、人民币国际化、市场波动这些热点问题作出了回应。在今天的致辞当中再次呼应了这些话题。有分析称,李克强总理不但回应了外界对中国驾驭经济能力之忧,并宣示仍有充足的“政策子弹”与决心。能否给我们再梳理一下总理亮出的这些“子弹”,有哪些是您认为中国推进改革中打得特别漂亮的“子弹”?2015-09-10 17:37:26
- [丁一凡]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资本市场的未来走向,一个是汇率的未来走向,这是中国国内的老百姓也关心,外国人也关心的问题。确实2015年是中国股市波动最大的一年,曾经出现过疯狂的暴涨的势头和暴跌的势头,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救市,现在市场稳定下来了。克强总理在昨天晚上和今天的讲话里面都强调了一个问题,为了防止系统危机的爆发,所以我们政府进行了干预,稳住了市场,这也是一种国际惯例。在1998年的时候美国长期资本公司失守的时候,资本市场一片危机,也是美国政府出手联合几大投资机构稳住市场,特别是在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产,也是美联储大面积干预,才让市场稳定下来。2015-09-10 17:38:18
- [丁一凡]如果政府意识到这个事情之大有可能造成一种系统性危机的时候,政府一定会出手。克强总理也说明了为什么要干预,干预的结果就是现在市场基本上稳定下来了。从这个事情上也透露出我们的股市投资者,有时候也会出现不理智的现象。比如今年年初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曾经出现一些非理性的繁荣,大家认为股市会无限制的上涨,这是与中国经济的走向相违背的,各方面的压力都在增强,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新增产业的苗头的时候,有点不太正常。后来也证实这种非理性的繁荣,造成了市场的校正。2015-09-10 17:40:15
- [丁一凡]这个时候政府的干预,让这个事情发展的更稳定一点。克强总理也说了,政府的干预不是永远的,当这个事情有可能出现系统危机的时候才干预一下,未来的金融改革的趋势还是由市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的机构投资者和小股民们都应该得出一个信息,未来我们自己也要变得更加理性一点,不能盲目的跟风,否则的话,市场本身会有大起大伏,如果不是特别理性,大家都很跟风做这些羊群效应,后果就会大起大伏。2015-09-10 17:41:35
- [主持人]克强总理讲话有很多内容,曾经拿出什么方法,未来拿出什么方法,这是中国的方法论,中国的智慧。中国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世界有什么启示?2015-09-10 17:47:39
- [丁一凡]中国的这种“方法论”可能会有一部分对世界有普遍的意义,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有普遍的意义。但是中国也是极其特殊的国家,特殊的经济体。特殊表现在几个方面,你的生活习惯是不一样的,中国人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传统,再穷也要留一点富余。而在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基本上都是没有的。一般的这些国家都是吃光用尽的。在这些国家,比如在非洲,那些企业是不能给他们发月薪的,因为每个月发一次工资肯定不到半个月,后半个月不知道怎么办。在非洲只能每天发钱,每周发钱都不行,在这种情况下,他很难有资本发展的时候,发展就非常困难,一定要靠外部的资本来带动,而外部资本往往造成金融不稳定和债务猛增的原因。2015-09-10 17:47:52
- [丁一凡]所以,发展中国家总是受到这方面的困扰,总是波动性特别大的影响。而中国不是,这是中国独特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你的经验和规律是无法推广到其他世界体的,这个是生活习惯。还有一个东西是很难让别人学到的,就是你的市场规模,你的市场规模之大,10几亿人的市场,因为你的市场非常大,你还可能使这样的东西变成盈利的东西。2015-09-10 17:50:21
- [丁一凡]最简单的就是奥运设施,很多国家办了奥运会之后,这些设施成了烫手的山芋,比如加拿大举办过奥运会的蒙特利尔,到现在债还没有还清,而中国这些体育设施每天参观的人就人满为患,这是一个不符规律的事情,在你这里可以变成一个盈利的项目。还有一个高铁项目,这么大的投资,今年京沪高铁就要盈利了,就是因为人多。在别的国家是政府补贴的东西,在我们这里就可以盈利。这是市场规模之大,打破了一般的市场规律,这是一般的国家无法模仿的,这是中国经济的一种优势。2015-09-10 17:52:35
- [主持人]这也是我们的信心源之一。网友对李克强总理一向妙语连珠的发言,非常感兴趣,昨天总理对话企业家时称货币战中国“躺枪”了。 2015-09-10 17:53:44
- [丁一凡]我们搞汇率改革本来是让市场多一点决定,这样当然会引起市场的波动,别人以为我们要拿这个事情去提高竞争力和出口,怀疑我们。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无端的怀疑,没有什么道理。怀疑中国靠货币贬值来增加竞争力,没有看到中国的出口产品的结构性变化。我们出口开始的时候,主要还是一些简单的产品,所以那个时候货币的汇率在竞争机制里面非常重要,是因为你要跟很多差不多水平的国家竞争,别人的汇率只要比你低的话,竞争就大了。2015-09-10 17:54:52
- [丁一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出口产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出口的多是衬衫、鞋子之类的产品,现在不是这些了。现在出口最多的,附加值最高的,整体价值最大的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机器设备产业,还有一些电子机械产品这些东西。这样的东西是中国这些年出口最猛的产品,这些产品本身价值就很高,而且附加值也高,对我们的经济的好处是非常非常多的,才能够使得中国的国际贸易不断的增长,如果我们都是生产那些价值那么低的产品,只靠量是不可能支撑贸易增长,我们的出口增长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维持下来,就是因为出口结构不断的变化。 2015-09-10 17:58:13
- [丁一凡]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福特汽车厂在美国生产汽车,最近福特公司引进两条汽车生产线都是济南二机床厂生产的,这说明中国的机器装备业已经非常强了,以致于这些发达国家都买中国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很高兴和自豪,这些产品非常有竞争力。从经济的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经济恢复3、4的增长率,7的增长率是他的两倍,相对于美元来说,未来肯定要升值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升值未必是坏事。货币升值意味着你在海外的购买力增加了,消费能力增长了,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还是整体的国民经济来说都是好事。2015-09-10 17:58:42
- [丁一凡]如果人民币升值了,中国人到海外旅游觉得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如果你是企业到国外去投资,买国外的企业,货币购买力大,就很容易,很便宜买了。如果你的货币不断的贬值,购买力差的话,就买不起。对于总体的国民经济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你的购买力强,整体的国民经济的综合能力就大,购买能力就大。2015-09-10 18:01:10
- [主持人]担心人民币一直贬值下去的人没有看清楚这一点。 2015-09-10 18:01:51
- [丁一凡]对,中国没有道理让人民币一直贬下去,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和总体都是不利的。而且,我们确实还有支撑经济增长的能力,有维持贸易出口的能力,今年即使贸易跌到这里,还有很大的贸易顺差,到年底的时候别人再次找到中国的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贸易顺差,是不是货币低估了。2015-09-10 18:02:09
- [主持人]你出了这个问题,别人会产生一种心态,反方面出了别的问题,别人还有别的心态。 2015-09-10 18:02:57
- [丁一凡]应该说是羡慕嫉妒恨都有。比如俄罗斯、南非都是跟你的利益相关的,今年的进口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减少,但是铁矿石进口是减少了,能源从量上讲还是增长了。比如石油进口,因为国际价格在大幅下跌,尽管我的量增长了,反映在国际贸易的比例上进口的少了,因为最后要划成美元计算。比如说石油,今年的石油进口现在已经增加了非常大了,和去年和前年相比,2014年就增长了,2015年又增长了一点。我们每天的石油进口增加了90万桶到100万桶,但实际上用美元支付的越来越少。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并没有造成这些事情的影响,不是因为我们的需求造成了价格的下跌。2015-09-10 18:03:51
- [丁一凡]有人不公正的指责中国,是因为中国的需求减少了,中国的进口减少了造成了市场的价格暴跌,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比如石油就不是。真正导致现在国际市场上资源价格暴跌的是美元的变动,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美元因为是这些资源的定价货币,等到美元的汇率上扬,美国的政策改变,要加息了,美元的汇率就上扬了,美元在升值,这个时候一定是资源价格下跌的时候,从来资源价格跟美元的价格就是反向操作的。我们现在进口了更多的资源和原材料,但是我们支付的美元比原来还要少。如何跟这些资源生产国说明这个道理,并不是那么容易。 2015-09-10 18:06:15
- [主持人]作为中国人,中国经济不仅让我们信心满满,而且中国古老的智慧也是让我们信心满满,总理的讲话经常引用一些中国古老文化的段子,比如用中医理论中的“脉象”、围棋的棋道,中国建筑学中的“四梁八柱”等深入浅出的语言向世界阐释中国经济“强”信心。您怎么理解总理的这些比喻?2015-09-10 18:07:34
- [丁一凡]我觉得就是文化的特殊性,这种文化的特殊性很难移植。中国的领导人,中国人自然有他的文化背景,自然从小到大不断有历史的文化在这里面体现。 2015-09-10 18:12:04
- [主持人]在世界经济出现这样的问题,大家都找不到方法的时候,发现中国古老的智慧这么有用。2015-09-10 18:12:38
- [丁一凡]不光是这个。其实中国的领导人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治理中国经济的时候,甚至在处理国际关系的时候,这些事情都在起作用,但是未必对别人有影响。恰恰在这些问题上,别人要理解中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的处事方式,他们要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才能够理解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才能理解我们的思维逻辑。2015-09-10 18:12:53
- [主持人]非常感谢丁研究员做客我们的采访,回答我们这么多的问题,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见。2015-09-10 18:13:44
- [丁一凡]再见。2015-09-10 18: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