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首先欢迎您收看国策·政策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由中国政府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发起的大型系列主题活动——发现“双创”之星。在结束了上个月的上海之行之后,今天又走进了浙江杭州。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孕育了很多知名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到底是什么吸引了这些创业者,杭州又对充满热情和激情的创客们准备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特别邀请到浙江省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做客我们的访谈间,与网友畅谈关于创业创新的热点话题。张市长,您好!2015-11-11 08:49:09
  •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 张鸿铭]各位网友,大家早上好!2015-11-11 08:50:32
  • [主持人]市长,网上有这样一个说法,在杭州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大潮中有一批“新四军”,指的是阿里系、海归系、浙大系和浙商系,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您本人是怎么看待“新四军”,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咱们杭州又如何针对这些不同群体提供创业服务呢?2015-11-11 08:51:30
  • [张鸿铭]其实创新型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杭州创业创新的“新四军”也是这些年我们“双创”实践分类看到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新四军”首先是一个阿里系,为什么阿里系能冒出来,跟阿里巴巴这个企业的发展相关,阿里巴巴现在的员工大概两万多名,但是从公司出来创业的员工也有两万多名,这两万多人跟大学生创业不一样,他有二次创业的热情,又有二次创业的经历,还有二次创业的资本。我们的电子商务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跟阿里巴巴出来这些人的创业是分不开的。第二个,浙江民营经济的浙商系,浙商系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子承父业、女承父业,现在正好是对接交班的时候,这部分人也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另外,很多浙商的二代由于父母自己本身所受的教育相对低一点,所以花了大量的资金送子女到国外学习然后回来创业,这个二代带有资本,带有产业的基础,成为创业创新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军。2015-11-11 08:52:16
  • [张鸿铭]第三个,是高校系,杭州是省会城市,40多家高校集中在杭州,高校系里面的代表就是浙大系,浙大系的学生很有特点,创业创新的能力特别强。据统计,浙江大学出来的学生创业率高达4.16%以上,全国一般是1%,非常高。浙江大学的学生出来大概有三分之一以上留在浙江、留在杭州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高校系。第四个,我们这些年来海归人员越来越多。我们引进的“国千”、“省千”人才不少,未来科技城还是中组部人才试验的区域,这些年来我们留学回来的人员越来越多。杭州是一个新侨乡,因为现在留学人员大量出去,不是杭州的留学人员也愿意回来在杭州创业,杭州出去的大部分也要回家乡来创业。我们初步算了一下,近年来有两万一千多海归人员,他们在这里办了1200多家企业,侨资企业本来就有七千家,这样构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业创新的方面军,我们称之为“新四军”。同时我们现在发现除了这四个方面的创业人才以外,杭州还有本地的草根大学生创业创新,他们的基数比前面更大,在杭州的各个众创空间里面发挥着他们的创造性,所以杭州的创业创新,以新四军为主体,现在又有一个第五方面军的草根群体。2015-11-11 08:53:20
  • [主持人]确实像您说的,发展是如火如荼。我们杭州针对这些不同群体,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些不同的有特色的创业服务?2015-11-11 08:53:51
  • [张鸿铭]因为这几个方面军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我前面讲阿里系基本上自己能力比较强,因为他有经历有资本,方向也比较明确,构成了一个阿里的生态链的基础。像浙商系,自己也有一定的实力,所以它的方向也是比较明确的,只要政府把环境营造好就可以。海归系我们要给政策加以扶持,高校系要以政策引导加扶持,草根的也要鼓励扶持。这个里面既有团队引进的培育计划,又有我们重点需要培养的,比如说多少类高层次人才的保障政策,又有专才和偏才。总之,整个人才生态系统的构成,需要用不同的政策来加以推进。2015-11-11 08:54:34
  • [主持人]都是有不同的比较明确的一些政策。2015-11-11 08:55:30
  • [张鸿铭]对。2015-11-11 08:55:46
  • [主持人]今天本身是一个很普通的日子,但是确实因为阿里巴巴创造了这样一个“双11”全民购物节变得有些特殊了,其实阿里巴巴就是杭州人的骄傲。您觉得阿里巴巴的经验是否可以复制?未来有没有可能再重新出现一个阿里巴巴?2015-11-11 08:56:20
  • [张鸿铭]我觉得阿里巴巴的经验完全是各个电商的创客们都可以借鉴、都可以学习,至于能不能复制,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自身企业的不同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寻找它的定位。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创业创新大潮当中,在杭州的土地上,完全有可能过去有一个阿里巴巴,今后难道就不能出现另外一个阿里巴巴?完全有可能。因为现在的创业创新,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如火如荼在浙江大地在杭州大地呈现燎原之势,在杭州的电子商务企业不仅仅是阿里巴巴一家,其他多了去了,很多,几十家、几千家、几万家,已经形成了一个电商的良好的生态链。因为现在市场越来越细分,我们有很多像网盛的生意宝、祐康的电子商务,像明通科技、艺福堂都是一个小的切口,你进入以后,慢慢慢慢你再做大。2015-11-11 09:00:36
  • [张鸿铭]马云讲说万一做成了呢,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我想这么多几万家当中、几千家当中,我们也不能否认多少年以后说不定有新的阿里巴巴同样级别的企业会产生,完全是有可能的。关键它的各种模式需要创新,所以我们现在再看企业的创新,成长和消亡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关键有两点,我觉得要把它对接准。一个作为企业的定位一定要准,它要知道市场的需求,一定要知道客户的需求,客户的需求是什么?这个非常重要。我刚才举的例子,细分市场所产生的电子商务都是造成了一个缺口,这个很重要。有了这个市场的群体,有了客户的群体以后,你如何在我们的创新模式上,在商业模式上创新,管理模式上创新,这两个对应起来,我相信我们的电子商务电商创客们一定能够取得成功。2015-11-11 09:00:56
  • [主持人]这也是市长给这些电商创客们支招,下一步要继续创新,才能实现进一步做大做强。其实我们在节目开始的时候就说杭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孕育了很多知名的企业,像阿里巴巴、娃哈哈,包括刚才市长也列举了很多,您觉得杭州到底具备了什么样的一些特质才吸引了这些创客们?2015-11-11 09:01:38
  • [张鸿铭]杭州的历史上,你刚才讲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曾经我们有句话,“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洲”,脍炙人口。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都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实践不仅是杭州在做,全国各地都在做。之所以杭州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来?为什么杭州“双创”势头这么好?我们也在不断地总结反思,也在比较。初步梳理我觉得杭州有几大优势,这些优势是杭州的长板,这个长板我们能够不断把它拉长。我觉得首先非常重要的,杭州有一种环境的优势。环境优势指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现在大家都知道的,你一个人到这里来,你的生活怎么样,现在要宜居,宜居才能宜业。你的生态环境怎么样,这两方面杭州总体是好的。你到这里来生活很方便,你到这里看到的自然环境很好。我们杭州整个城市的森林覆盖率65%以上,没有哪一个副省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可以和杭州比,杭州是个山水城市自然环境非常好,你来了以后流连忘返,这是硬的方面。环境还有软的方面,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很重要,杭州这些年在集中打造行政审批领域里面的“四张清单一张网”,要实现项目进得来、人才留得住,市场门槛能够放低,我们要做到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发展环境最优,这是杭州的一个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软实力。2015-11-11 09:02:19
  • [张鸿铭]非常重要的第二个,这里要讲信用环境。你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要讲信用,要讲诚信。杭州已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批信用城市,把你个人的信用、企业的信用要记录在案,形成大数据,这个要规范,人要有诚信,相互之间交友和企业创业也要有诚信。2015-11-11 09:02:55
  • [主持人]这点在现代市场经济里面特别重要。2015-11-11 09:03:36
  • [张鸿铭]非常重要。第三个软环境里面,就是我们的法治环境。法治环境非常重要,要依法。所以杭州是全国安全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就是你生活在这个城市,你可以放心,你可以安心。杭州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构建了一个环境优势,有发展环境的优势,这是杭州最重要的,政府就要营造这种环境。这是一个优势。2015-11-11 09:04:17
  • [张鸿铭]另外一优势,就是现在已经逐步凸显出来的人才集聚优势。大家愿意来,人才特别是海外高端人才现在到杭州来的势头是越来越好,很多人愿意来。举个例子,今年我们专门举行国际高层次人才招引,怎么招呢?我们政府就在美国的硅谷设立办事处,每年要几千万美元放那边,这个办事处就是人才的搜索器,它在那儿不断的搜索,硅谷里面有什么样一些人才,都记录在数据库里,不断的保持联系,他可以带着项目进来。同时我们在海外搞了创新创业大赛,今年在美国搞了三轮,开始有200多个项目,在美国第三轮复赛选中了八个项目,然后到杭州来进行决赛,决赛了以后第一名叫王孟秋的是杭州人,他搞智能制造,他获奖直接可以拿20万,政府再补助给他500万,投资公司马上跟进一个亿。他来杭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大团队,所以现在海外的高层次人才也不断地进入到浙江杭州来,这里有国千的、省千的,每年有很大的百分比在上升,他们来就带动了更多人到杭州创业创新。同时国内的人才也看到,他在比较几个城市之后愿意到杭州来,所以杭州的人才不仅仅有这么多的高校人才,关键我们还要引进来高层次的精英人才。这样,人才的集聚优势才会发挥出来。2015-11-11 09:04:36
  • [张鸿铭]第三个优势,杭州的资本市场的优势在全国也有地位。国务院对杭州发展是有定位的,叫做“一基地四中心”,其中一个中心叫区域金融中心。我们的区域金融中心怎么打造呢?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也有困难。优势在于我们的金融有一定的份量,金融在全国所有城市里面处于第六位,经济总量是第十位,银行的存款、贷款的余额都超过两万亿,这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我这个还不能跟上海、北京比,他们比我们大得多,但是我们还有民营经济的优势。所以区域金融中心怎么打造呢?我们突出打造财富管理中心,把全国全省的民间资本积聚到杭州来,所以现在杭州这方面的金融机构有四百多个,现在管理的基金就有几千亿。这些机构是对接市场的,市场敏感性很高,所以现在创业当中,创业首先从创业苗圃开始、创业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开始,到创业的园区开始,这个过程当中,都需要有天使基金的跟进,有创投基金的跟进,有风投基金的跟进,还有PE跟进,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基金的链接。所以你只要有想法,要有导师和评委评审通过的,才可以进去,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资助,相比其他城市这方面的对接,杭州这个优势还是比较凸显的。2015-11-11 09:05:59
  • [张鸿铭]第四个优势杭州有政策的优势。杭州的政策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有27条人才新政,这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杭州这么系统、综合。我们去年开始出台以后到今年,很多地方都在效仿,都在跟。这个政策我们也在跟踪,有哪些地方比我们更好一些,我们还在不断的补充。人才的落户,你的户籍制度,落户、住房、教学、医疗、社保一系列把它打通,人才27条政策非常有吸引力。同时还有科技创新30条,创新30条就是要允许一些失败,第一期加入我给你资助,失败了政府就要倒贴,要允许宽容失败。我们有杭改10条、杭法10条,杭州关于创业创新有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加以保障,所以你在这里创新,其他不要多想,心无旁骛,只要搞好项目就行。第五个,杭州有产业高地的优势。创业创新一定要根据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的实际,跟它的基础和方向两者结合起来。基础就是原来的存量有没有改造提升的可能,创业创新要瞄准这个,改造它、提升它。杭州的经济总量原来存量是很大,传统产业很多,为“双创”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和方向,这块我们叫做产业智慧化,就是把原有的产业用智慧化的手段、信息化的手段去改造它,为“双创”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产业基础总量很大,有一万多亿的存量,市场空间很大。2015-11-11 09:05:55
  • [张鸿铭]第二个现在叫智慧产业化。新兴产业风光无限,不光是电子商务,还有信息经济,大数据、云计算、软件业、文化创意业,很多很多产业,所以今年我们杭州的经济非常好,经济增长10.2%,就靠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靠新兴经济来对冲传统经济的下行,所以这块的空间创意无限。现在你看中央讲,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我跟你讲一个例子,云计算杭州走在全国的前列,杭州作为全球能够第一个对外提供5K的云计算的服务的城市。云栖小镇你们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这次“发现双创之星”活动要在那边举行,以前以阿里巴巴为主的云栖大会,总共开了七届。第一届只有400人来,就是用它的云计算的平台来参加这个会。到第五届来了六千人,影响力就出去了,露天的,边喝咖啡边开会,第六届来八千人,场地已经有点问题。他们今年规模还要大,全世界各地都来,全国各地都来,今年估计他们是一万五千人,原来叫云计算开拓者大会,今年政府主动介入并把它改成云栖大会,这个大会我们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场馆,85天时间把它建起来的,是多功能的,既有2500多人的会场,又有几千平米的展馆。当天来了两万人,我们有一个主会场,15个分会场,主会场是要买票的,一票难求,这个大会是全球关于云计算大会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比亚马逊的规模大、规格高,国外来了23个国家400多人的专家,国内只要做云计算的技术人员来杭州就好像是一个梦想的朝圣地。杭州有这些优势,我们相信杭州创业创新的氛围将会更浓、势头更好。2015-11-11 09:07:13
  • [主持人]市长说起杭州适合创业的几大优势,也是特别自信,特别骄傲,刚才您也提到了几次,比如说有它的长板,也有优势,您也提到有困难,现在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短板有哪些?下一步我们又将如何去弥补和改进?2015-11-11 09:09:29
  • [张鸿铭]短板也有,比如说杭州是一个“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生态很好,绿化很好,森林很好,但是70%是山地,只有20%是耕地,相对它的空间小一点。这是对我们的空间制约。第二个短板,就是对一些刚刚创业的人才,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大的政策力度,因为杭州相对来讲房价比一般二三线城市房价高一点,但是我们这里有很多公租房、廉租房,政策力度大一些,这方面政府的成本可能适当会高一点,但是我们寻求一个高投入,相对也要有一个高产出,要素配置尽量向中高端配置,而不是简单一个摆地摊的创业,我们要的是一种贡献度比较大的创业创新活动。2015-11-11 09:09:20
  • [主持人]其实刚才我们在谈的时候也说到过,比如说现在有很多的创业者,我看到有个调查,比如说大学生创业有90%刚开始是以失败告终的,也存在一些困难或者说障碍,或者说约束,您觉得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在哪里?政府又该如何引导他们?或者我们不说大学生们,就是对初次创业者。2015-11-11 09:10:28
  • [张鸿铭]我看去年的原来人社部有个副部长专门提到过,中国的大学生的创业率大概只有1%,网上也有一种舆论,90%好像都是失败的。大学生创业的确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在杭州这样一个地方,我刚才讲了,像浙大的大学生的创业率可以到4.16%以上,杭州这样的大学生的创业率我们大概是4%以上,到目前为止我们一万多家大学生创办的企业都出来了,光是超一亿的就有八家,超过一千万有40多家,百万有330多家,这也证明了在杭州的创业,总体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但是成功率高的背后肯定还有许多不成功,这个肯定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在这个自然现象里面,为什么还有不成功呢?这也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可能大学生经验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客观存在的,或者他创业的成本比较高。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在杭州搭建了四个大学生创业的园区、集聚区,我们认为它是杭州创业创新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每年源源不断有这么多大学生从学校出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创业创新。一方面是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杭州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大学生的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也就是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如果向山区市县延伸,创业的扶持和创业的对口的担保政策,解决他资金的问题,这些非常重要。2015-11-11 09:10:36
  • [张鸿铭]第二个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行动计划,叫杭州市大学生创业的三年行动计划,这样就构建了一个体系,创业要有导师,后面天使要有投资,要有服务平台,这样一个大学生创业的生态圈,鼓励大学生也可以在家创业,也可以进入园区平台创业,进入平台创业或者在家里创业都有这么一个体系辅导他。第三,我们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实践证明这些年做的是成功的,比如我们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这个非常好的平台和抓手。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临安,如果你有机会去看看白牛村这个淘宝村,是中国淘宝第一村。农村电子商务可以解决几大问题,第一,可以解决农村的农副产品的销路问题,原来可能卖不掉就烂掉了或者价格很低,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不但可以销得出去,价格也上去了,农业丰收农民有增收,农民兄弟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第二,激活了农村消费。利用这个电子商务的平台,以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只知道要到城里去,要坐车去购买,现在我们专门有淘宝的专管员,把农民们的视野打开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网走遍天下,他需要什么你就给他点,服务员就帮他买,激活农村电子消费,这样的过程当中,很多大学生就回去了,回乡创业。创业不分城市和农村,天地十分广阔。所以我们通过这些手段,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精准地去创业创新。2015-11-11 09:11:58
  •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市长今天用了这么长时间和我们分享了杭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市政府在其中做出的努力。再次感谢张市长做客我们的访谈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场访谈到此结束,再会。2015-11-11 09:12:08
  • [张鸿铭]谢谢各位网友!2015-11-11 09: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