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证农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05 15:39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怎样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为回应网民关切,2014年6月5日15时,中国政府网邀请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作客在线访谈栏目,深入解读《意见》。

    [主持人]我们也想知道,在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提出来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意义在哪儿?

   [赵晖]如果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它的功能也很重要、也很清晰。首先它是保证农民群众的安全,比如国家现在在推行的农村危房改造,我们国家是地震多发地区,大量的地震是发生在农村地区,但农房的质量普遍很差,所以每次地震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都遭受比较大的损失。我们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这项工作这几年效果就非常明显。像最近几年新疆、云南发生过几次地震,凡是经过危房改造的没有出现一栋损毁和倒塌,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安全。第二是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健康,像饮用水,水利部抓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农民的病大部分是来自于饮水。国际上的经验和统计数字显示,当一个国家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的时候疾病发生率会减少90%,这是关系农民身体健康的大事。病从口入,不喝安全的水是很危险的。

    还有就是农村生活的便捷,如村村通工程。传承传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再有就是农民的精神面貌,很多地方搞了村庄整治,搞了新农村建设这些工程以后,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仅是生活条件好了,他们产生了更强的勤劳和劳动的欲望,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环境对人的意识、对人的劳动欲望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后,就是它能够加强农村的基层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有规划,有一套规则,这就促进和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也促进农民去遵守这些规则和乡规民约。 

 

责任编辑: 胡国香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