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联合2>> 重要内容提示
 
劳动力供大于求仍是主要矛盾 应做好结构性调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20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7月20日10时,劳动保障部召开二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和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问翟主任有关劳动力供求的问题,五月份中国社科院公布一份报告,中国劳动力供求将在2009年出现拐点,出现普通供不应求的情况,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有人说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城镇里的用工企业和单位他们提供的工资以及劳动条件是偏低的,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通年龄偏大,知识与技能偏低,对这些问题劳动保障部将如何解决?

    [翟燕立]社科院的报告我们注意到了,而且我们也仔细进行了研究。从现在看,部分沿海和内陆省份出现了劳动工短缺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原来是东南沿海地区,近些年有向内陆地区蔓延的趋势。但是,这种短缺从目前来看主要是表现为结构性的短缺。一个是指刚才我说到的“两头紧”的情况;二是女工短缺;三是一部分企业,特别是用工条件和劳动强度比较大、劳动条件比较差、劳动要求比较高的企业,他们很难招到人。劳动保障部调查,全国大概60、70%的企业反映招用劳工能够完全满足用人需求,最好的是环渤海地区超过了70%,大部分能够满足的全国占到了80%左右。

    反过来我们看农民工的反映,农民工春节回家我们问他打算明年还返回企业吗?很多农民工说不愿意回来,大概三分之一的农民工反映工资太低,三分之一反映劳动强度大。劳动强度比较大和工资比较低的企业的确现在招人比较困难。再有,地区发展问题。这些年国家对农业有所倾斜,对内陆省份也有所倾斜,不管是中部崛起还是东北振兴战略或者是西部战略。这几年中西部地区工业在兴起,农业也在增加,从收入的比较来讲,农民工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是在增加的。

    但是,我们还应该从我们国家的总体情况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依然是存在的,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还有大量的失业人员需要进一步进行安置,所以每年劳动部测算的口径每年都还有1200万的缺口。所以我们总的来看,就业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要做好结构性的调整工作,包括进一步开发我们的劳动力资源,比如通过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职业职能,这都是劳动保障部现在和未来着力开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