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8日上午10时,在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楼1304发布厅,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的有关措施,及政府投入88亿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法新社记者]现在有不少媒体都是关于中国食品和药品方面忧虑的报道,也有最新的调查说美国的消费者中,只有30%的人相信中国进口的食物是安全的。也有报道说,有一些奥林匹克的运动员希望能够最后一分钟来中国,因为他们担心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对此,不知道你们对这些现象会采取什么措施和反馈?还有刚才您讲到的,国家口岸药检方面的问题,我看到都是讲进口的问题,不知道出口方面你们对国际上有没有一些承诺?
[颜江瑛]关于你说的国外食品安全的报道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我记得是7月20号,国家质检总局长李长江局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对食品安全做了解答,8月5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惠鲁生副局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也对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形势和如何看待、采取的举措做了报道。这里我不再重复。我想强调一下,大家关注的是奥运会的时候,正好在这个会上,我借此机会跟大家说一下。
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邵明立局长专门组织了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关于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的座谈会,在这个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办公室和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介绍了一下他们在保障奥运会方面食品药物方面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协办的城市,像天津、上海、沈阳、青岛和秦皇岛也在会上做了一些介绍。这方面把北京市的做法跟大家说一下,让大家看到奥运食品方面是如何保障的,也希望运动员能够放心。
今天是特殊的日子,8月8号,是我们国家2008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所以北京市在奥运会安全保障方面相关的信息和相关的发布也正在进行,我想把昨天的会议跟大家做一个介绍。昨天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在会上做了北京市如何在保障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他们采取的措施一个是北京市已经建立的食品安全的追溯系统。北京市也建立了食品安全的三级监控的网络,他们在食品安全方面通过科学评估、市场准入、监测与监督抽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信息发布和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并且他们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已经建成,构筑了监管系统、技术检验系统还有企业三方的多层次的检测体系,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而且专门制定了奥运会的食品安全标准。同时也启动了奥运食品安全的监控系统,这段时间北京市马上就要进行“好运北京”的一些场馆测试,包括食品安全体系的测试。
同时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在整个食品安全体系方面,也推行了流通领域食品的准入制度,对不合格的食品严格实行强行退市,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治力度。在药品安全方面,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把药品工作做了介绍,我在这里也跟大家做一个介绍。目前北京市已经在南郊、东郊和城区建立了三个大型的药品物流配送,物流配送能力已经覆盖到所有的奥运场所和重点区域,北京市的药检所和医疗器械检定所也为整个奥运会的检定做好了准备,成为了检测的核心,也完成了主要设备的采购、调试。并且根据奥组委提供药品目录制定整体的解决方案,药品的安全信息平台的建设已经完成了试点和部分区域的推广。北京药品安全的赛事保障工作已经完成了两次测试,为了让北京市药店的营业员保证奥运的实施,开展了双语服务。还开通了北京市医药协会的双语服务热线,在奥运会期间可以为旅游者和其他的观众提供药品方面的服务。
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们准备在监管力量方面和技术支撑方面给予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大力的支持。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的“十一五”规划里面也专门提到,要实施2008年奥运会的基本功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也会进一步推动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的食品安全保障的建设,今年下半年10月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准备组织人员专门对主办城市和协办城市的食品的安全进行督查,进一步推动食品保障措施的落实。
昨天奥运会食品和药品保障座谈会上,我们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的邵局长专门要求要通过奥运会的主办和协办城市的监管工作,以保证奥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为契机,加大食品药品的整治力度,打击违法行为,进一步抓紧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企业作为第一责任的质量体系,来保障奥运会期间食品药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