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联合1>> 重要内容提示
 
汉语汉字使用倍受社会关注 语言生活中五热点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6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8月16日上午9:30,教育部举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介绍“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有关情况。

    [李宇明]第三,语言生活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大概有五个方面:1、汉语汉字的使用空前地受到社会的关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的重视。比如说有一个杂志叫《咬文嚼字》,它找出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荧屏上的错别字28处,平均每10分钟出错1次。比如说电视节目《跟着媳妇当保姆》里,妻子说“你瞎搅合什么呀?”“搅和”的“和”不应该是“合”。 

    多家媒体和单位共同组织了“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征集到一万四千多份,平均每种报纸的错误是46处,每一版的错误是5.8处。2006年,《人民日报》曝光了几部辞书被仿冒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热议。新闻出版总署为了很好地解决辞书问题,建立辞书出版准入制,希望通过这一措施来提高辞书质量。

    第三个热点问题是人名用字。2006年调查,全国姓氏是2.3万个,其中129个姓氏占总人口的87%。我们的姓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四个字以上的名字出现了,还出现了“赵一A”、“奥斯锐娜王”等极端个性化名字,还有的给孩子报名字的时候就叫@,他说,全世界写电子邮件都要用它,汉语翻译过来就是“爱他”。全国6000多万人的名字有冷僻字,北京市公安局曾公布了231个人名用字的冷僻字。

    少数民族人名的汉字转写常常出现名无定字,给少数民族同胞在国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新疆等地制定了《人名汉字音译撰写规范》。现在社会上不少人呼吁尽快出台《姓名法》或是《姓名条例》,确定姓名结构方式和姓名用字规范。但也有人认为,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四个热点问题,一些私塾读经学校兴起,中小学有关文言与白话的争论再起波澜。

    第五个热点问题,海峡两岸语言学术交流日益频繁。2006年,海峡两岸或是涉及到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情况。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对研究解决两岸语言生活问题有重要作用。两岸的沟通、两岸的发展,祖国的统一语言文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