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概况 国家机构 政府机构 法律法规 政务公开 政务互动 政府建设 工作动态 人事任免 新闻发布 网上服务
  2007年教育部第2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于2月27日(周二)15时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由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向新闻界介绍2007年起国家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政策的有关情况,敬请关注。
直播摘要  >>  
·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计划五年内在全国推进 [02-27]
· 06年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效果很好 [02-27]
· 中东部07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02-27]
· 国务院领导各省市县领导都高度重视农村教师待遇 [02-27]
· 农村义务教育不只是“两免一补”实际是六个方面 [02-27]
图片直播  >>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主持本次发布会
北京电视台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
人民网记者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记者
相关报道  >>  
· 财政部:中央财政已预拨92亿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 [02-01]
· 陈小娅强调:建设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01-29]
· 中东部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 [01-21]
·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代收费服务性收费今春一律取消 [01-16]
· 九个省将接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督导检查 [02-13]
文字实录  >>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收看中国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和教育门户网站的广大网民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出席并且关注教育部今年的第2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也是定时定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今天是农历的正月初十,还在年里,在这里我先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关心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更加支持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 [2007-02-27 15:01:14]
[王旭明]政策面对面,连接你我他,我们进入今天教育部的例行发布会。在今年的大年三十,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讲了一段话,他说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也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面积大,农村受教育的人也多。对于教育系统来说,最大的民生之一应该说是农村教育。 [2007-02-27 15:01:14]
[王旭明]继2006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后,从2007年起国家将对中东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贫困复读生补助生活费,同时享受城市最低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2007-02-27 15:01:15]
[王旭明]进城务工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同等政策。这项政策在07年全面推开以后将惠及全国约1.5亿的农村孩子。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项政策,这样一项好的政策将如何安排使用资金、如何落实和推动这项政策呢?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位是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一位是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来介绍这方面的情况。首先我们有请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先生介绍一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安排情况。 [2007-02-27 15:14:26]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向大家介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有关情况。这里我先从财政的角度给大家介绍一点情况。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就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财政教育工作所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决策。它对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公共财政,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重大的意义。 [2007-02-27 15:15:54]
[赵路]这次改革开始于2006年,在2005年12月份,国务院印发了通知《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对于这项工作、这项改革作出了重要的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全国逐步推开这项改革。这次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五句话三十个字,“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收入、提高保障水平、分布组织实施”。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工作财政的保障范围,建立起一个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的新型的经费保障机制。 [2007-02-27 15:16:25]
[赵路]从改革的具体内容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就是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家庭贫困的孩子,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贫困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费的补助。免除学杂费的资金是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共同负担的。在西部地区,中央与地方是按照8:2的比例分摊的,在中部地区中央与地方是按照6:4的比例分摊的,东北地区除了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之外,中央根据东部各省的财力情况逐省确定分摊比例。 [2007-02-27 15:20:13]
[赵路]中西部地区,贫困孩子免费教科书的资金是由中央财政提供的;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是由地方财政负担的,有的是分项目,有的是按比例。这是第一项内容。 [2007-02-27 15:22:12]
[赵路]改革的第二项内容,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还要同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的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在过去大多是靠学生缴纳的学杂费安排的。有些省财政安排了一定的公用经费补助,但是数量很少。有些地区甚至是零拨款,财政没有在公用教育经费上安排经费。这次改革除了财政要拿钱,免掉原来冲抵公用经费的学杂费以外,为了提高学校的公用经费水平,更好的保障学校的运转,还要同步提高公用经费。这块资金中央和地方财政也是共同负担的。和免除学杂费的分摊比例是一样的。 [2007-02-27 15:22:49]
[赵路]第三项内容就是要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是相对于过去那种临时性、阶段性工作而言的。大家都知道,从2001年到2005年,中央实施了两期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工程。01年到02年中央财政投入30亿,03年到05年中央财政投入60亿,消除了近七千万平方米的农村中小学危房。但是过去实施的两期危房改造工程带有一定的临时性、救急性、短期性等特点。为了保障好农村中小学校舍的安全,使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得到经常性的维修,有稳定的、制度性的资金保障来源,所以这次改革提出了要建立校舍维修的长效机制。这些钱是由中央与地方分担的。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央与地方是按照5:5比例分摊。对东部地区,中央根据各地的财力情况和校舍维修改造的工作效率给予一定的奖励支持。 [2007-02-27 15:24:00]
[赵路]第四项内容就是要进一步坚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教师工资的保障在这次改革当中,按照国务院43号文件的规定,按照现在已有的体制来保障。中央财政对于中西部地区以及中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补助,该怎么补怎么补。当然各地也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及时、足额的发放。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主要是这四方面的内容。 [2007-02-27 15:25:51]
[赵路]这次改革有这样几个特点。1、这次改革把农村的义务教育真正、全面的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不需要通过农民集资搞义务教育;不需要农民的孩子再交学杂费去搞教育;所需经费由政府财政提供。刚才讲了这次改革是五年,到2010年实现改革的目标。在这五年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用于这项改革的新增经费累计将达到2182亿。投入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2007-02-27 15:26:05]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