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07年8月23日1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及生猪生产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答问实录。
[CNN记者]您好,我听了刚才的相关报道,那些没有经过注射免疫的差不多有1万头猪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还有就是您刚才讲到疫苗的时候说到有重点控制的地区,请问这些地区是哪里?谢谢。
[李金祥]这个病如果发生了,对于仔猪的死亡率是100%,但是对于育肥猪是50%左右。也就是说,原来的猪场如果发病了,可能对这些50%的猪给一些治疗措施就可以恢复了,还有一部分猪表面可能没有问题,但是他可能是带毒的,为了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如果圈舍里有10头猪,如果有一头猪得病,那么其余的9头猪和这1头猪全部扑杀。对病死猪一律采取深埋措施,然后彻底消除。
我们主要是控制它和其他猪群的密切接触,到不是因为它对人体患病有什么直接危害。从2006年发生了猪高热病以后,我们对猪高热病最重要的就是查它的病源,后来发现高温高湿季节是诱发这个猪蓝耳病的原因。这就说明这个猪群带有猪蓝耳病毒,但是毒性不是很强,只影响到仔猪。当它遇到了高温高湿季节就要发病。
我国能够具备高温高湿季节的地方也恰恰在长江流域,所以我国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的重点就是把这些长江流域,高温高湿的地区作为防治的重点。比如说,河北省的这批得了猪蓝耳病的猪扑杀以后,周围的地区也要采取紧急措施,这个病是由于猪只密切接触感染的,比禽流感好一些,因为禽流感是侯鸟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