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9月17日15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举行。图为河南省副省长孔玉芳在分会场发言。(中国政府网 陈竞超 摄)
[河南省副省长 孔玉芳]: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河南省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基本情况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前期准备工作作一简要汇报:
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遗存丰富。省委、省政府对文物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把文物事业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队伍建设、经费安排、规划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我省被确定为全国文物普查试点省份,经反复研究,我们选择郑州、三门峡2个省辖市和辉县、项城2个县(市)作为试点单位,覆盖全省20个县(市、区),占县(市、区)总数的八分之一。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省编委为省文物局增加了行政编制,增设了文物资源管理处,专门负责文物普查日常工作;省财政安排文物普查专项经费200万元,为试点单位配备了相关设备;省文物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实施普查工作。各试点地区按照全面普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传统普查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文物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相结合、普查新文物点和核实已有文物点相结合的思路,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为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积累了经验。
今年4月份国务院做出了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决定。按照国家要求,我省把文物普查作为全省文物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大力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今年6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参加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动员会议,对普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各市县采取多种形式迅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均成立了分管领导为组长,发展改革、财政、民政、国土、文化、文物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省及省辖市还分别成立了文物普查专家组和技术指导组,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
二是制定方案,开展培训。制定下发了《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编印了《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手册》,省里举办了两期文物普查培训班,直接培训文物普查技术骨干270多名,各地普遍开展了"以查代训"和田野普查培训工作,全省159个县(市、区)均已建立文物普查队,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三是积极宣传,广泛动员。注重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宣传作用,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等重大节庆日的有利时机,通过广场活动、流动版面、宣传彩页等形式,大力宣传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河南文物网》上开辟了"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栏",引导公众积极关注、自觉参与文物普查,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积极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扎实做好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