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7年9月12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部长周济介绍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是周济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有关高校负债问题的实录。
[新京报记者]现在高校饭菜涨价,有的高校为稳定菜价已经倒贴钱了。家庭贫困的学生可能感到压力更大了。请问中央会不会出来新的政策呢?第二个问题是高校负债的问题,比如说吉林大学这样的问题,国家会不会帮助他们偿还债务?或者是有其他的办法?
[周济]第二个问题,大家都很关心高校的债务问题。我们正在努力的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知道在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去年招生规模540万,1998年全日制招生规模108万,正好去年是1998年的5倍,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是重大的,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对于我们建立创新型国家、对于我们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一次伟大的奠基工程。
现在我们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23%,进入了世界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这是现代社会的必然发展,迟早都是要发生,问题是什么时候实现这样一次跨越。98年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再等三五十年发展,条件成熟以后再发展,一种是克服困难实现这个跳跃。在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全国教育系统艰苦奋斗,实现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要实现这样一个跨越,我们现在的学生人数是原来的五倍,学生人数已经是世界第一位的。当然,我们硬件条件也要随之发生很大变化,而且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比98年的时候也有了很大改善。这也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要付出成本、付出代价。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大大加强,固定资产增加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现在的账面固定资产大概是五千亿。这五千多亿的账面资产,实际上我们是抓住了机遇,现在回过头来看,或者现在估价的话,这个资产实际是大大增加了。
在这五千多亿资产的形成过程,国家基本建设的财政收入大概500多亿。形成的债务大概2000多亿。还有2000多亿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通过大家的支持来解决的。在这方面,各地的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确实给了很大支持。所以这样来看,2000多亿的高校债务应该说是历史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是一个问题,但是并不是像有些同志想象的那么严重的一个问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管理不善的问题、不勤俭节约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腐败问题,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不是主流,是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