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2>> 重要内容提示
 
上半年农村外出劳动力比去年同比增长8.1% 存在4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3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9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介绍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记者]尹部长,刚才您在前面谈到这几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我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农民进城务工这是一个好事,既可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不是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第二个问题,您刚才讲到农民现在增收的渠道很多,包括进城务工领工资的收入,可以说与农民自身相比,比他们以前的收入增长了很多,但是我也注意到,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依然在扩大。这种趋势能不能遏制? 

    [尹成杰]您提的农民收入的问题和农民外出务工的问题,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问题。中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和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问题,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务院在2006年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几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加快。根据农业部的统计,2006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达到1.19亿人,在乡镇企业就业的达到1.48亿,这里面有一个重复的计算,扣除这个重复计算,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2.1亿左右。劳动力转移加快,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今年上半年,外出劳动力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60多万人,同比增长8.1%。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支持,特别是一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后,不仅增加了收入,而且在城市务工的过程当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就业本领和技能,得到了锻炼。还有一些农民工进城掌握了技术和有了资金积累以后,开始回乡带领乡亲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也给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情况和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还不完全适应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存在就业不充分、收入不稳定和权益需要保护的问题。

    二是一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主要是妇女和老年劳动力在家从事生产,这样农村劳动力的结构不尽合理。

    三是外出务工的农民还兼营农业,这样他对农业生产的某些环节、劳动时间的投入不足。所以,经营就比较粗放,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是因为现在进城务工和在农村经营农业的收入存在差距,也就是农业的比较效益还比较低,所以有的农户就退出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比如现在农村出现散养户养猪减少的问题,就是出去打工可能要比在家养猪收入高,所以有的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就不高。

    我们已经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当中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正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一是贯彻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统一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二是强化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就业素质。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化,解决一些地方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的问题。四是发展规模养殖,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水平。五是要采取发展农村服务业的措施,多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