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2日上午10时,国家林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向澳大利亚提供一对大熊猫的遴选工作及2007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的筹备等情况。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公室主任曹清尧主持发布会并发布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情况。
[曹清尧]:三、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
在本届APEC会议上,胡主席提出建立亚太区域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的倡议,得到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尼、墨西哥、菲律宾、文莱、新加坡等国家当即的积极回应和大力的支持。所以,这个倡议完全符合APEC成员国的意愿。
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在不久前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已经把发展和保护森林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认为,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减少毁林确实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非常重要,中国政府也积极参与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有关毁林议题的谈判。但从亚太地区来看,我们还必须看到这样一个现实:亚太区域面积占全球四分之一,这里还有大量的宜林地尚未得到恢复;亚太地区是当前世界增长经济的重要动力,其经济增长也带来了木材需求的增长,这是不能回避的发展现实;而就导致发展中国家毁林的原因来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那些依靠森林或生活在森林附近地区的人们仍然十分贫困。亚太地区实践也表明,森林在推进亚太地区贫困社区发展和脱贫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效地促进森林恢复和开展可持续森林管理,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生态功能,将不但有助于增加森林碳汇,减少不合理的森林管理导致的排放,而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积极贡献。同时,通过积极开展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还有助于缓解对天然林资源的压力,有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于为亚太地区贫困人群创造新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该地区脱贫进程,并为实现联合国确立的千年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因此,中国政府认为,就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而言,我们应该采取更加主动的措施,即通过积极扩大森林资源,按照可持续理论原则,科学经营管理好森林,这将会为本地区乃至全球带来多重效益。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发展和保护森林,中国政府在过去的造林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05全球森林评估报告中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呈减少趋势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它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和保护森林也将始终是中国政府改进生态环境、增加木材供给、推进农村发展、促进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方倡议,该网络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搭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方面的信息交流平台,二是增强成员的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经营能力,三是形成技术支撑,四是加强林业领域的合作。
该网络的功能主要有四点:
一是有助于推动信息共享。该网络将通过建立共享数据库,传播森林可持续恢复和经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二是促进协调配合。该网络将推进试点,主要着眼于对现存技术规范,如森林可持续恢复和经营的标准和指标进行试验示范;并通过该网络,促进在可持续森林恢复和经营中,充分综合市场机制和当地社区,进一步促进政府、私人企业和社区建立有效伙伴合作关系。
三是提供政策建议。通过该网络征求专家和利益相关者对可持续森林恢复和经营技术和政策的意见,通过开展对现有森林恢复和经营的评估活动,推进可持续森林恢复和经营工作。
四是增强能力建设。该网络围绕可持续森林恢复和经营的技术和政策方面,包括对人工林和次生林的经营管理等,举办相关研讨会和培训活动。筛选并推广良好做法,以帮助各成员就可持续森林恢复和经营领域形成全面综合的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