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2日上午10时,国家林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向澳大利亚提供一对大熊猫的遴选工作及2007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的筹备等情况。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公室主任曹清尧发布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情况,并答记者问。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近期国务院颁布了新政策,有一些专家就质疑说退耕还林主要针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和沙化比较严重的耕地。在云贵一些地方很多老百姓都毁林开荒,如果暂停退耕还林的话,可能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曹清尧]:关于退耕还林的问题。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说明中央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自工程自实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政策的研究和完善管理、巩固成果方面非常关心。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的春节在慰问基层干部的时候,都视察了退耕还林工程,充分肯定了退耕还林这项工作取得的生态、经济、社会的效应,并对巩固成果和继续推进作出了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对退耕还林工作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这就是我们退耕还林有关政策进行调整的指导思想。
这个通知指出,原来规划“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2000万亩,除了2006年已经安排到400万亩完成以外,其他1600万亩暂停执行,没有说这项工程不再继续进行下去,而是要集中精力,集中资金,巩固这个成果。原来的生态林规定补助8年,经济林规定补助5年,种草规定补助2年,开展这项工程后续的产业,造林的成活率还有待进一步巩固,我们已经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国家花了那么大的决心,不能不将我们的工作加以管理。林业有一句叫“三分造、七分管”,我们要把已经投入退耕还林的成果切实巩固好,所以国家在财力等各方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当前一些资源,把成果巩固好。而不是说停止退耕还林这项工作。
国务院在这个通知当中规定,要进一步统计分析25度坡以上和明显沙化地区到底还有多少需要退耕的土地,首先要摸清家底,切实按照我们的生态需要和国土整治的需要,进一步科学安排好退耕还林。至于你讲到云南、贵州,是我国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也是退耕还林的重点。这两个省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所以,这项工程实施以来,对当地,特别是一些老少边山城地区的人民群众,改善他们的生活、改善他们的生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刚才我讲到,调整政策并不是不再执行,同时要巩固成果。所以,这些地区今后还会根据情况,在确保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这项工程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的问题还是关于退耕还林的。这个政策从1999年试点以来,到目前总体的成果怎么样?第二,这次暂停执行,对政策执行延续性有什么影响?
[曹清尧]: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将在下次新闻发布会回答你,我们将针对这个问题召开专题发布会。因为社会上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像凤凰卫视的记者朋友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我们列为下一次新闻发布会主要的内容,专门发布这个政策。可能我会邀请更高层次的领导跟你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