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15时教育部2007年第9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行,介绍各地各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关情况。
[中国教育报]:今年秋季开始以后,高中新课改实验区有北京等好几个省份加入实验区,现在实验区教材的改革和考试的改革比较让人关注。我想问,新课改的选修和必修课的模块和教材都增加了,这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王旭明]:大概在三四年前的时候,我们曾经做一个采访团,对江西有关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同时请有关教育部门的同志就高中课改情况做了介绍。我记得那天一个司长介绍了一个多小时,那天记者听的兴趣盎然。确实之后我们对这件事情没有过多的介绍,但是媒体很关心这个事情。因为这个事情更多的是在积极推进,工作在不断完善的阶段。
截止到今年8月底,全国已经有16个省份进行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验。16个省中东西部都有,西部两个省。我们学习高中新课程的有98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9%左右。大家也知道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这四个省区是第一个完成了实验,并且是今年第一批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考试的学生。
今年4省区有123万高中毕业生参加了新课程改革,今年首次高考接受了社会检验,实现高中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的平稳过渡。大家知道,高中课改是否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要和高考衔接。如果我的高中课改和高考考试不能够衔接起来,那可能在很多程度上就会有问题。
我们了解到,这次高考从这四个地区参加的高考学生来看,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注重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有机配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避免偏科。比方海南省,海南省就把基础会考的10%记录高考成绩,他们做了这项改革。比如说广东省强化了学科基础考试。
第二个突破,适应了高中课程方案选修课的安排,增加了选考试的内容,比如海南和宁夏高考试卷,新安排了15%左右的选考内容。广东和山东安排了30%的选考内容,这样对引导学校重视选修课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数据。
这四个省区的高考课程改革实验在今年高考中得到初步印证。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海南就把学习新课程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有个例子,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海南招生今年是14名考生,比今年增加9名。海南省参加北京大学面试录取率百分之百。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考达到一本线的学生比例比往年提高26%,二本线提高了18%,特别它实现了考区清华大学录取零的突破,这都说明实行新课改的省区的高考有一个比较平稳的过渡。
第二个就是江苏、天津、福建、浙江、辽宁、安徽这六个省市高中实验课程正在全面展开,进展顺利。另外,今年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北京、吉林、黑龙江、湖南、陕西五省市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当然要特别说一下上海,大家知道上海是作为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启动高中二期课程改革实验,目前上海在教育部课程改革的总体方案下,结合本市特点,又将高中课程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