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4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余远牧在分会场发言。
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余远牧
2008年1月4日

2008年1月4日(星期五)10时,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举行。中国政府网进行现场直播。图为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在重庆分会场发言。 中国政府网 郭小天 摄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家汇报重庆市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开展情况。
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调查,关系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长远发展,是环境保护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工程。重庆市高度重视污染源普查工作,将其纳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积极推进污染源普查各项工作。目前,全市40个区县均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758名,落实普查启动经费1897.05万元;实施了398个普查重点污染源监测工作,采集数据近10万个;完成了全市约29万家污染源普查对象的清查摸底工作;参与承担了全国生活污染源、农业源、水生产行业、摩托车生产行业、涂料生产行业等多项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的测算工作。我们结合重庆实际,制订了《重庆市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在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努力推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普查准备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2007年4月,国家决定将我市渝北区作为全国污染源普查综合试点单位,这既是中央对我市的信任,也是对重庆普查工作的有力推动和激励。我市承担普查试点任务以来,按照普查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综合试点的各项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动员,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普查“八步骤”程序,在渝北区选聘了838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对清查确定的全区8474个普查对象进行了入户调查,全面掌握了渝北区污染物排放状况,圆满地完成了试点任务。我们总结了三点经验和体会: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前提。污染源普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量大面广,涉及部门多,普查范围宽,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高效的工作机构,必须建立各级各部门、普查对象共同参与机制。我市政府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将“争创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污染源普查工作”作为工作目标。渝北区在试点中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公室等1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普查办公室下设6个工作组,各镇、街道、园区和有关部门、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为强化目标责任,从2007年起,我市将污染源普查列为各区县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的内容,同时加强督查,确保普查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渝北区委、区政府把普查试点工作列为全区重点环保工作,明确要求试点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二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先导。我市制定了《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宣传活动方案》,召开宣传工作专题会议部署落实。为了推进试点工作,渝北区加大了宣传动员力度,召开了全区污染源普查动员大会,在城区制作了10块宣传广告牌,印发了《致全区污染源普查单位的一封信》、《污染源普查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市区新闻社、电视台、政府信息中心、政府网站等集中2个月时间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全区共制作宣传标语1300余条(幅),出动宣传车17台次,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
三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关键。第一,普查方案要周密完备。渝北区制定了《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方案》、《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实施工作细则》、《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方案》、《污染源普查宣传手册》等普查试点指导性文件,使整个普查工作按要求、按程序、按步骤规范实施,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第二,清查摸底要全面准确。清查摸底工作是搞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基础。我市清查农业源是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项的原则开展清查摸底。其他污染源则分三步进行清查:第一步是依据统计、税务、工商、环保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建立普查基本名录;第二步是组织普查员以基本名录为基础,逐一进行清查、核实,建立清查名录;第三步是对清查名录逐一进行审查筛选,最后确定普查名录。第三,普查培训要扎实有效。污染源普查的操作程序多,技术要求高,培训工作必须到位。渝北区分5批对1000多名基层普查干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培训后还开展了模拟填表、讨论和考试,为普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入户调查要仔细准确。渝北区用半个月时间对确定的8474个普查对象进行了入户调查登记,对回收的普查表分类进行了集中会审,对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第五,质量控制要严格细致。一是严把现场关。普查指导员要到现场监督指导,对普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正,不能现场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处理;二是严把数据关。对于普查表格和数据,从草表到正式表,从填表到汇总都要进行认真的校核,不能出现差错;三是严把审查关。对填报和入户调查的数据信息,在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两级审查后,必须再组织技术骨干、行业专家为主体的质量控制组集中进行审查,确保普查质量。
2007年以来,我市污染源普查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特别是通过试点积累了不少经验,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这必将对全面普查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克服困难,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我市的普查任务,为做好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