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4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介绍全国质检系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方面情况。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有两个问题问蒲副局长。第一个问题,在2007年12月,质检总局和美国的卫生部签署了中美《关于食品和饲料安全的协议》,我想问一下,这个协议对解决中美之间的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有哪些实际意义?
[蒲长城]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中美两国政府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有效的合作,应该说是良好的合作。去年12月召开的中美第十八届商贸联委会和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中美双方就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在这个会议期间,我局李长江局长与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赖维特”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质检总局与美利坚合众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关于食品和饲料安全的协议》,将两国之间在食品安全之间的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法律的层面。
[蒲长城]这份协议的签署,进一步实现了中美双方就食品、资料安全合作的机制化、规范化和长效化。通过这个协议,我们建立了一个信息沟通的机制,食品和饲料安全的监管合作机制,包括出现问题以后,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的机制。在我们两国各自尊重各国现行法律法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我们对进出口产品的有效管理,确保其安全。
[蒲长城]最近,中美双方正在积极地筹备,准备召开落实协议的首次工作组会议,并且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我们相信,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处理国与国之间食品安全问题,应该是一个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