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李辉代表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成员单位致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1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3月1日(星期四)上午9时,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中国政府网进行现场直播。

    [张登义]:衷心感谢两位大使先生的致词,同时也感谢出席今天启动仪式的有关国家驻华使馆的各位代表。

    下面请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同志代表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成员单位致辞。

    [李辉]:尊敬的曾培炎副总理,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国际科学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发起的2007—2008国际极地年(IPY)今天正式开始,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也在今天正式启动,我谨代表中国外交部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南北两极是世界上的特殊地区,大量科学发现证明,极地与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未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息息相关,是开展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国际极地年活动历史上已经开展了3次,每一次都使人类对南北两极和地球系统的认知有了跨越式发展。国际极地年倡导的合作精神为人类保护与和平利用南北两极树立了典范。第3次国际极地年直接促成了1959年《南极条约》的签订,奠定了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国际法律框架,确立了南极仅用于和平目的、非军事化和科学考察自由的法律地位。今天开始的第4次国际极地年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国际极地考察合作行动,必将取得丰硕的科学成果,谱写出人类极地考察与和平利用的新篇章。

    中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已有二十多年。中国于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在南极建有“长城”和“中山”两个科学考察站,成功组织了23次南极考察。中国在北极建有“黄河”科学考察站,成功组织了2次北极科学考察,举办了2005年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并正式加入了北极科学委员会,目前正在申请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与研究活动是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极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极地生态环境和养护极地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和平利用极地,造福世界人民。中国希望在这次国际极地年活动中,加强与有关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活动。中国将一如既往坚持“和平、合作、互助、共赢”的极地活动原则,为探索极地、认知极地,保护和利用极地做出贡献。

    最后,祝愿国际极地年及其中国行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