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2>> 重要内容提示
 
李晓超:实现居民消费价格调控目标面临很大压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16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4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2008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刚才您说到CPI的不断上涨压力比较大。请问,今年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8%以内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第二,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很多的价格干预的措施,包括最近中石油、中石化也得到高额的退税优惠。价格干预对CPI的上涨有没有明显的效果?怎么处理价格干预和宏观调控的关系?谢谢。

    [李晓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控目标是在4.8%左右。首先,这个目标是一个预期性和指导性的目标。从目前来看,当年居民消费价格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第一,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对2008年全年翘尾影响3.4个百分点,要将0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8%左右的预期目标,新涨价因素就需要控制在1.4个百分点以内。实际上这意味着,后九个月同比上涨不能超过4.2%。

    第二,影响新涨价的因素还比较多,一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始攀升。包括工业品出厂价、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都有所扩大,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传导的压力在加大。 二是劳动力成本还在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增加企业成本推动了企业商品价格的上涨,这都增大了对居民消费上涨的压力。

    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价格的黏性。我们在分析价格的时候,像工资一般讲刚性,上去就很难下,我们一般在分析价格的时候都注意价格变化的黏性,它不像其他的经济指标变化的那么快,上升也是很缓慢的,但是下降有时候也很缓慢,这是价格的特点。目前看,控制价格还是有基础的,首先我们国家财力基础比较好,今年财政收入又保持了在30%以上的增长,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市场供给、调节市场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还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将为控制物价提供了一个大的宏观环境。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九项措施的基础上,最近财政部又增加了252亿元的财政资金直补农民去支持农业生产。粮食储备还比较充裕,今年以来生猪生产也得到恢复,一季度出栏生猪增长1.9%,存栏增长1.6%,规模养猪的比重在上升,国家同时还支持生猪的散养,以增加生猪的供给。同时,主要工业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

    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价格的干预措施。这样的干预措施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为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保证市场的供应而采取的措施。在控制物价上,我们还是坚持以市场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