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16时,国务院新闻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介绍当前农牧业灾情、农业抗震救灾、灾区农产品供应、人畜共患病防治以及农业生产等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大家都知道,大灾之后要防大疫,目前社会各界对灾区防疫工作十分关注。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农业部门紧急调拨了一批消毒剂,主要基于什么样的考虑?目前以贾幼陵首席兽医师带队奔赴灾区的工作进展如何?有没有什么难度?另外,农业部在防治人畜共患病方面有什么措施?
[农业部兽医局局长 李金祥]地震灾害发生以后,农业部及时派出专家组到疫区了解疫区防疫情况,采取措施。我们调查分析,在建国以前,大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和水灾过后,都会有大的人畜共患病疫情发生。
诱发疫情的因素很多,涉及动物方面,一是由于大量的畜禽在地震过程中直接死亡或者是震后由于缺水缺饲料等问题而死亡,每一个畜禽都是一个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体,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二是地震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一些在土壤之中的细菌,像炭疽杆菌和破伤风梭菌,这一类细菌在土壤里面能够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由于地表破坏,这些细菌暴露出外面,极容易引起人和牲畜的感染。三是由于动物抵抗力降低,存活的动物很可能成为病毒细菌传播的媒介。四是环境中存在的细菌和病毒,极易通过食物、饮水以及伤口,对人和动物造成感染。据专家分析,目前对人和动物威胁比较大的传染病,病毒类的,比如像禽流感、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细菌类的主要有炭疽、破伤风和猪链球菌等等。
另外,还有一类就是寄生虫病,比如猪囊虫、血吸虫等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农业部专家组从目前常用的12种常规消毒剂中选出4种,对环境污染较小,对人和动物没有伤害,消毒效果比较强的消毒剂,用于灾区。截止到今天,我们已经向四川的灾区调拨了300吨可以稀释200倍的消毒剂;另外还根据灾区的需要,准备了将近800吨消毒剂,将陆续调拨到灾区。
我们还向灾区紧急调拨防护服、消毒机械、帐篷等一些必要的器械和设备。在灾区主要的工作目标,一是要及时地处置死亡的动物,及时地做好环境消毒,确保不会因死亡动物引发灾后人畜共患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