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8日(星期日)16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总参作战部、国防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武警部队司令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抗震救灾情况,并答记者问。
胡昌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各级贯彻指示坚决,投入部队多,反应速度快,官兵士气高昂,组织比较严密,各项保障有力,充分展现了军队和武警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广大官兵特别听党指挥。面对这场特大的地震灾害,党中央发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号召。全军各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快速启动应急机制,抽调强大力量,不讲价钱,不提条件,义无反顾地投入抗震救灾。在震后短短14分钟内,我军第一支救援队就踏上了征程。
广大官兵特别爱人民。我们把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出百倍努力。为营救被废墟掩埋的群众,许多官兵的双手磨得鲜血淋漓也不停手;某部官兵连续奋战40个小时,几经变换营救方案,不抛弃、不放弃,终将一名11岁小女孩救出。类似的事情在灾区随处可见,每天都在发生,官兵们用生命托起了希望、用无畏书写着忠诚。
广大官兵特别能战斗。面对灾区余震频发、山体滑坡不断、泥石流和山洪随时可能暴发、气象极其复杂、道路完全中断的严峻形势,救援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连续作战。比如,武警某师先头200人冒雨强行军21小时跋涉90多公里山路率先开进汶川县城;空军突击队员在没有准确气象资料、没有地面引导的情况下成功空降至重灾区;某红军师转战千里,抵达后又奔袭65公里,连续开展30多个小时救援。
广大官兵特别重效率。为了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官兵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夺路。救援过程中,建立了多级联合指挥体制,明确划分了救援责任区域,成功组织军地、军兵种间的救灾协同;发挥专业救援队伍作用,动用卫星、生命探测仪、透墙雷达以及大型工程机械等先进装备,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
当前,抗震救灾已经进入非常关键阶段。我们将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按照“有力、有序、有效”的要求,在坚持救人高于一切的前提下,打好解救群众、打通道路、运送急需物资、医疗防疫等攻坚战,积极协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有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亲情相助,有世界多国人民的大力援助,抗震救灾斗争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我们决心,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