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于2008年5月25日(星期日)下午4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介绍防范次生灾害和水利抗震救灾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第二个问题,刚才你特别提到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它处于高度危险状态,请问,它现在最大的危险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刘宁]大家知道堰塞湖主要是由于滑坡堵塞河道,使得水位升高形成的一种湖泊,它是由于一种自然现象造成的。由于这次地震的级别很高,达到了8级,再加上四川地区崇山峻岭,河谷陡峭,使得在这个地区形成了很多的堰塞湖。我们刚才说的34处堰塞湖,主要指的是高度在10米以上,库容大概在1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集雨面积不小于20平方公里,对下游群众构成威胁的34处堰塞湖。在一些小的河流上,还有一些滑坡的堵塞,这些通过疏通治理就可以根本上除险。其中唐家山堰塞湖,是这34处最大的一座堰塞湖。
大家可能从网上和一些新闻报道中对于唐家山堰塞湖有所了解,它的库容达到3.2亿,高度在82米-124米之间,集雨面积达到3550平方公里,而下游又是很多人群密集的聚居地,所以它是风险比较高的一座堰塞湖。
正因为这样,我们高度重视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工作,从防灾减灾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其中包括工程除险和下游人民群众转移预案的制定与避险。
在这里要跟大家说明一点,唐家山所处的位置是在一个峡谷当中,在北川上游,也就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只有3.2公里,也有一个说法是3.8公里。这个地区的交通在这次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的毁损,虽然有所恢复,但是没有找到运载大型设备抵达唐家山堰塞体上的道路。因此我们制定工程抢险方案的时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重载和重型设备的运输问题,飞机的运输能力限定在15吨以下。
大家也都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对唐家山堰塞湖的处置高度重视,22日温家宝总理乘直升机查看了唐家山堰塞湖的情况,当天晚上召开了紧急会议,确定了处置原则。在这之后,我们更加重视工程除险和下游人民群众转移避险结合的处置方案,同时加强了预警预报。现在我们的科技水平已经相当高,对于来水情况、对于工程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预警预报。我们已在堰塞体上设置了四个观测点,24小时不间断观测,一旦出现险情将及时通知下游。
同时,工程的除险方案也在加紧实施。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昨天我们派出了几架飞机,只有一架把有关人员送到了施工现场。现在堰塞体上有30几位武警战士。
面对这样的困难条件,我们紧急从俄罗斯调用了一架米26直升飞机,同时还在广汉机场准备了一架飞机,这两架飞机能够运送15吨以下的设备。同时今天上午又研究了新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内容是采用机械设备进行疏导,疏导方案和爆破方案相结合,以爆破方案为主。空中运送施工设备和在周边寻找新的进入唐家山的方式相结合,已派武警部队等寻找新的水陆、陆路进入堰塞体。这几天阴霾的天气使空军飞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他们在积极争取机会,在云层打开的一瞬间,争取把飞机降下来。
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制定了下游群众的转移方案。从最不利的条件考虑,制定周全的政策,做好人员的转移安置准备。一旦风险度增加,将及时地启动预案。现在已经转移了一部分人口。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将次生灾害减到最低,确保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