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日(周一)下午14:30,气象局举办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1)总结11月份重大气象事件和展望未来天气气候,(2)启动2007年度国内外十大气候事件评选活动;并答记者问。中国政府网进行现场直播。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 翟盘茂]:11月份比正常温度偏高0.7度,全国平均是3.1度,但是正常情况偏高了0.7度。大家可以再关注一下,最近几年,11月份温度一直偏高的,从长期来看也可以看出一个缓慢的增暖趋势,这也是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下面在11月份的反映。
从空间大家可以看到,北方地区,特别是红色区域在新疆、西藏、内蒙古部分地区一直到华北大部,西北大部、黄坏西部,江汉地区温度明显偏高。在东北地区,温度偏低,在西南地区温度有些偏低,但是总的来看,11月份全国是偏高的。
从降水情况来看,11月份的降水比正常偏多7.1个毫米。在南方地区,特别是湖南中西部、贵州东南部、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南部等地区降水偏多2倍以上,其中湖南、贵州区域平均降水量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广西为第二多,河北为第二少。
从更加细一点来看,比如上旬,南方是偏多的,北方总体偏少8成以上,南方偏多2倍以上。在中旬就反过来了,南方开始偏少,北方开始偏多。到下旬的时候,新疆、内蒙古西部地区有所偏多。
从主要一些天气气候事件来看,大概有这样几方面的特征。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影响,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天气,影响我国交通的重要灾害性天气。还有华北南部、黄淮东部地区干旱开始发展。山西、山东、辽宁等地迎来今年冬天的降雪天气。
下面具体讲一下。1.云南、广西、贵州、湖南等地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灾害。具体情况是,在10月下旬开始,一直到11月上旬,南方地区出现连续降水过程。江南、华南地区北部和中西部、西南地区东南部降水量100—200毫米,其中广西西部、贵州东部、湖南中部降水量接近300毫米,与常年相比,这些地区都比正常情况下偏多2倍以上。到11月21日至11月8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降水过程,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等地区,总体来看,降水比正常情况偏多1.6倍。我们在南方地区平均降水日数是5.8天,比正常情况偏多3天。降水量是50多年来最多。
2.10月24号到11月7号云南遭受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出现历史罕见的秋季连续强降雨过程,在楚雄、昆明等13个州市有250多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灾民6万多人,灾区电力、交通、水利、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造成32个县区13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大量受到影响。这是贵州的洪涝暴雨滑坡灾害,11月3号,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太江县、麻江县发生洪涝灾害,5.5万人受害,紧急转移安置1410人,11月6号,贵州仁怀市发生两起山体滑坡灾害。
3.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天气。在四川盆地东部超过了20天,就是三分之二的日子里边都有雾在影响。全国平均雾天是4.2天。11月24号,山东南部、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和南部、江西大部分地区、湖南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1000米,局部地区能见度小于200米。
4.华北南部、黄淮东部等地气象干旱发展。黄淮、西北地区东北部地区降水明显减少,温度偏高,造成在华北南部、黄淮东部出现了明显的干旱。
5.山西、山东、辽宁等地迎来今年冬天第一场降雪。11月,全国出现两次明显降温过程,其中中旬降温幅度最强,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过程降温达16—20摄氏度,山西、山东、辽宁等地出现今年冬天第一场降雪,烟台、威海等地也出现明显降雪。另外,11月12号,内蒙古兴安盟出现今年入冬以来第一场全盟性降雪天气,对降低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及土墒有利。11月16日晚,辽宁省沈阳市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给交通造成一定影响,但对土壤保湿、灭菌、净化空气等有利。11月24号,山西省太原市局部地区出现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