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周二)下午14:30,气象局举办2009年1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中国政府网进行现场直播。
[人民日报记者]:中国气象局今年进一步加强了气象农业服务工作,请问局长,您认为气象为农业服务目前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有哪些措施和设想?
[矫梅燕]:从中国气象局来讲,气象服务工作要针对农业农村的需要,加强气象为农业农村服务,一个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另外一个就是为农村服务。我国的农业还是受气侯条件影响比较大的农业生活的情况,所以从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角度来看,大家更关注的是气象如何来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这可能是当年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很重要就是要加强气象为农业的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的服务。
我觉得,我们要针对农业生产的农事活动天气预报更加精细化。农业种植结构布局、农产品调整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如何适应农业生产的变化来加强有针对性地监测能力,包括监测网站建设,及以加强预测预报的技术能力的建设,我们还存在一些新的需求和差距。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针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天气预报精细化的预报研究、研发,比如说在春播和秋收时,哪些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对不同地方有什么样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预报服务的针对性,使其更加符合农民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气象灾害对不同地方、不同农业作物的影响定量化的监测评估工作。可以为各级地方政府,为农业农事部门,包括为农民有效的防御和减轻灾害天气的影响,提供有指导意义的气象服务信息。
我们注意到,今年到明年中央对农业大宗作物有新的要求,中国气象局考虑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调整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布局,使农业气象观测更加适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布局特征的需要,开展更加针对性的监测,使我们的服务也更加有针对性。我们将在2009年在全国进行农业气象观测实验站点的布局调整,开展农业气象事业研究,研发和建立一些针对大宗农产品,针对现代化、特色农业的气象观测和预测,包括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的技术方面手段。
我们认为,农村也是受气象灾害影响的脆弱区。扩大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面是我们为农村服务这方面的重点,包括我们预警信息有效地向农村延伸,包括真正把气象灾害的科普知识向农村传递,使农民能够建立和了解一些气象灾害防范的知识和能力,这也是我们为农村服务的要求,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
2009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气象监测预警的信息发布系统监测,主要建立卫星数字广播系统,同时建立更多的在农村乡镇预警信息的广告牌、农村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建设,扩大延伸向农村传递预警信息。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的培训,使这些预警信息能够快速第一时间传递给农民。通过一些科普宣传和技能培训,也能够传递一些在灾害发生时的有效防范和应对措施。
同时,我们要重视沿海地区的台风海洋灾害造成的影响,我们加强沿海广播电台的建设,扩大预警信覆盖面。这也是我们面向农村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