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2>> 重要内容提示
 
缓解群众看病压力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控制医药费用增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08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09年9月8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卫生部部长陈竺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卫生事业发展成就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京报记者]请教陈部长,您刚才讲到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方案,前一阵子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试点的政策,在公立医院改革方案里是不是涉及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待遇的改革的问题?怎么体现您刚才讲到的公益性和发挥医疗机构的积极性的问题,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陈竺]不久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了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对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绩效工资。公共卫生机构当中实际上包括了一些具有公共卫生属性的医疗机构,比如传染病医院、妇幼卫生机构、精神卫生机构、职业卫生机构,还有进行医疗急救的机构。

    [陈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的是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应该说,这项制度的实施将极大地推进医改的进程,特别是在基层,对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的目标将起到同步、协调的推进作用。

    [陈竺]因为我们知道,今年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要实行基本药物的零差率销售。对大型医疗机构而言,如何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一个难题。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在缓解群众看病就医压力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

    [陈竺]我们设计临床路径,实际上就是为了规范诊断、治疗的流程,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控制费用。通过这项改革,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医院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另外,我们要在医疗机构实行有利于发挥激励机制的人事考评制度。这样一来,医疗费用按照次均来计算,次均的门诊费、次均的住院费用能够被控制住,同时医务人员技术服务的价值又能够得到充分肯定,他们的收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陈竺]如果我说得通俗一点,通过提升效率,一个医务人员在将来能够干现在一个半人甚至于两个人的工作,他的收入能够达到现在收入的1.2-1.5倍,这样既能够控制费用,又能提高收入。当然这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系统地设计并在改革当中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