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8日(周三)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和常务副省长竺延风介绍吉林经济发展情况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教韩省长,刚才您讲到长吉图关系到吉林的长远发展,也是吉林对外开放的一个先导区,请您介绍一下这个先导区建设有哪些具体的条件和目前有哪些成熟的基础?另外请教竺副省长,刚才您讲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国家很多边境地区都在积极地申请建立这样的跨境合作经济区,不知道吉林省这方面有哪些进展?长吉图的建立对它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你们会做怎样的先行先试?谢谢。
[吉林省省长 韩长赋]这位年轻的记者朋友,我跟你商量一下,我说得够多了,这两个问题都请竺副省长回答可以吗?
[吉林省常务副省长竺延风]我来回答你的问题。第一,具有哪些基础条件。首先,长吉图地区是图们江国际合作核心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二是有良好的基础设施,长吉图现在有多个国际口岸,有一定的陆海联运和陆陆联运基础,而且长春到延边的高速公路已经修建完成,延边到珲春的高速公路也已经贯通,4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在长吉图核心地带实际上已经贯通,并且已经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铁路。这条铁路也在进行新的设计和改造,准备提升运营水平。三是在与东北亚各国有很良好的经贸合作,92年在联合国计划署开发推动下,我们与周边各国的贸易额2008年已经达到了44亿美元,并且五国在吉林省的投资已经有六千万美元,我们成功举办了五届东北亚博览会,在博览会的过程当中,有相当多的来访者是来自于沿图们江地区的周边贸易国家。四是有比较好的产业基础。长春市是国内非常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吉林也是化工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同时长吉图这条线上,我们还有很重要的有特色的产业和服务贸易,另外还有农业产业,这些是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的核心条件。
第二,关于跨境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实际上,在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做了一些准备,比如说我们在珲春已经建设了中日、中俄和中韩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和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并且为加强长吉图内陆腹地与前沿联动,我们对铁路、供水、电力、市政等方面也进行了比较完善的建设。应该说,这些都为跨境自由贸易区做了准备。这次规划给予的政策特点是先行先试,刚才韩省长说了,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打个比方,比如这个房间里有个门,这个政策和规划特点不是让你走哪个门,而是让你思考在哪里开门发展更快,开什么样的门,这是我们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