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3月30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郜风涛介绍《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颁布实施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
[卫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关于气象灾害未来趋势的问题,第二是关于支持新政策资金的问题。气象灾害的趋势问题,刚才您提到的规划是一个长达十年的规划,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未来气象灾害将变得强度更大、更加频繁,所以接下来您怎么预计气象灾害趋势,在中国南方会不会有更频繁的洪灾和旱灾,如果您有数据就再好不过了。
[郑国光]应该说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000-3000亿人民币,占GDP1-3%。近些年来,应该说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也有所增加,极端的天气气候灾害的频率有所增加。大家很熟悉的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了低温雨雪冰冻的极端灾害,包括正在西南地区发生的旱灾是几十年一遇,乃至部分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灾害,这都属于极端的气象灾害。
但是,如果谈到预测未来灾害是否频繁,现在还很难预测。有了灾害防御条例,我们可以密切地监测、预测,做好一些预防的措施,尽最大的可能,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但是我们要强调一点,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国务院要求我们把保护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