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1>> 重要内容提示
 
卫生部:全国多支医疗卫生救援队赶赴灾区进行医疗救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16日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4月16日(星期五)下午4时10分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卫生部和中国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方面工作,并答记者问。

    [卫生部医政司司长 王羽]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决策,紧急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成立青海玉树“4·14”特大地震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面对严重的地震灾害,卫生部门承担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全力救治伤员,减少人员伤亡;二是做好灾区防疫工作,严防传染病的流行。

    为完成好这两大任务,卫生部迅速成立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卫生防疫组,启动了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一级响应,确定了“高度重视、协调配合、迅速应对、科学处置”的原则,紧急调动全国医疗卫生力量,千方百计抢救伤病员,全力支持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4月14日,卫生部组建了卫生部青海省玉树地震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由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和党组书记张茅同志任组长。随后紧急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紧急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同时与总后卫生部紧急会商,启动了军地医疗卫生力量协调联动、优势互补的医疗救援协作机制。

    4月14日地震后,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卫生部门立即派出287人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携带医药物资赶赴灾区,开展地震伤员医疗救治工作。同时,卫生部在全国组织了1843人的医疗救援队伍随时待命出发。为加强救援力量,卫生部在全国调集了263台急救车辆。总后卫生部也在同一时间完成2所方舱医院和5个野战医疗所的充分准备。

    这次灾情发生后,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积极行动,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务人员纷纷向我部提出申请,要求前往玉树开展医疗救援,同时,准备了大量医疗设备、药品和救援物资,待命出发。截至4月16日上午,卫生部已派出北京、天津、广东、四川、甘肃、陕西、湖北、重庆、山西、宁夏、西藏、新疆、云南、青海等省(区、市)医疗队共计1618人,携带大批医疗物资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

    医疗队由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儿科、麻醉科、急诊科、感染科等相关专业的医师和护士组成。派出240辆急救车和1304名随车医务人员通过陆路和铁路赶赴灾区。总后卫生部也派出多个医疗队前往灾区救治伤员,特别派出了2所方舱医院和5个野战医疗所,每个方舱医院配备150名医务人员,每个野战医疗所配备60名医务人员。方舱医院和野战医疗所曾经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做好地震灾区的血液保障工作,青海省血液中心连夜通过公路将140袋2.8万毫升血液和运血箱调往灾区,技术骨干派往前线,保障玉树地震医疗救援工作;同时,卫生部指导玉树中心血站和青海省血液中心启动当地应急献血自愿者队伍献血预约登记动员工作;根据医疗救治需求采集供应血液防止血液过度储存造成浪费。4月15日14时40分,北京血液中心已将100单位20万毫升血液,运抵青海省血液中心储备,随时可以调往前线。根据卫生部的统一安排,北京、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市也做好了血液储备、库存监测以及献血员的预约登记工作,保证驰援灾区和接收转运伤员医疗救治地的血液供应工作。

    鉴于玉树地区医疗条件简陋,当地医院已经无法使用,这次地震伤员的重症伤员以转运救治为主。在民航总局、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的共同配合下,卫生部门于地震当日会商研究转运工作方案,协调安排青海省西宁市预留2000张床位、四川省成都市和甘肃省兰州市各预留500张床位,陕西省西安市预留100张床位,其他地区也做好相应准备工作,迅速启动了地震重症伤员的转运救治工作。

    为指导各地做好青海玉树地震伤员的医疗救治工作,特别是重症伤员的转运工作,保证重症伤员转出和接收工作安全、有序、有效进行,确保地震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做好青海玉树县地震伤员医疗救治与转运工作的通知》,对地震重症伤员的转运和伤员医疗救治工作提出要求。

    4月14日地震当日,从玉树向西宁转送50名重症伤员。截至4月16日10时,自青海玉树已转出重症伤员1060名。通过航空转送722名,其余338名伤员通过公路转运。伤员中,631名通过航空和公路转送至西宁,206名通过航空转送到成都,128名通过航空转送到兰州,95名通过航空转送至西安,转送的伤员大部分收治在技术和条件较好的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