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先生,向大家介绍“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感兴趣的问题。
[文艺报记者]请问冯书记,通过这样的展览,您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谢谢。
[冯远]这次展览能够达到的社会效益应该是多重的,挑主要的说,由于本次大展以中国画作为基本形式,这对中国以往擅长表现的内容来说确实是具有挑战性,因为画的主题是不一样的,是世界各国的。但是具有巨大包容量的中国画已经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宋元绘画时的封闭体系,也不是固定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画应该具有承载更为宽泛的主题内容、兼容空间和风格样式,所以我们希望凭借这次创作实践,能够尝试民族艺术与世界各国文化精华的融合,既要是民族特色的,又要同时兼容世界艺术语汇、元素;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以此推动中国画由传统形态向现实形态的一个变革和转换。
[冯远]第二,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能够推动中国画创作的多样性发展。比如200件作品中间,有水墨渲淡形式的,也有兼工带写形式的,有写意的、写实的、工笔的、白描的、重彩的、研彩的,加上中国画书法、印章和题跋交相辉映的内容,来提升中国画当代形态的丰富性。
[冯远]第三,通过活动,切实对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让世界各国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认识、接受并且喜爱中国绘画,从根本上来改变学术界残存的西方文化中心论这样一种偏执的观点和非西方文化身份的这样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来推动平等的对话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尊重,各领风骚,共同发展,重塑中国文化大国和艺术大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