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日14时30分,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召开,中国政府网进行现场直播。

[教育部副部长 郝平]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全民健身计划》),对加强青少年体育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将积极组织实施,切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今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全民健身计划》对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做出了明确规定,积极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的要求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组织学习《全民健身计划》,把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作为“十二五”期间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与落实中央的要求和《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特别要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结合起来,为学校体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时间保证。
第一,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
第二,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第三,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普遍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
第四,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经常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第五,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公办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教育部今年将继续组织中小学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深入发展。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更加扎实的工作,进一步促进学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为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