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联合1>> 背景资料
 
世界气象日:极端气候事件增多 专家呼吁高度重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3月23日电(记者孙彬)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记者从江苏省气象局获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江苏气温依然偏高,极端气候事件仍可能增多,专家呼吁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江苏省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许遐祯介绍,2006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显著偏高,为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还出现了暴雨、龙卷风、冰雹、暴雪、倒春寒、秋旱、大雾、雷击等多个百年罕见的气象灾害。2006年全省因雷击死亡33人,受伤12人,高速公路和机场屡次因雨雾关闭,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专家认为,去年以来,江苏发生的气候极端事件都属于反常状态,目前厄尔尼诺现象还在持续,极端气候事件可能还将处于高发状态。

    2006年,江苏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6.3摄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1.4摄氏度,不仅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也是连续第13年年平均气温高于常年。由于气候偏高,2006年5月,南京的知了鸣叫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荷花也提前15-20天开放,候鸟迁徙的时间推迟,桂花在12月份依然飘香,出现了又一个暖冬。

    2006年2月5日,江苏省普降大到暴雪,为历史所少见。全省20个市县的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最大积雪深度在连云港,达到23厘米。江苏每年6-8月进入汛期,通常是苏南降雨量大,苏北降雨量少。但2006年汛期,淮北、江淮地区出现15个暴雨日,明显高于常年,而苏南降雨却偏少。

    2006年12月24日至27日,一场罕见的连续性大雾袭击江苏,全省大部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部分地区小于50米的浓雾,南京的大雾持续了51个小时,为195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雾过程。江苏省气象台两次升级大雾预警信号,并首次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由于大雾天气能见度较低,对交通航运等部门造成极大影响。

    许遐祯认为,一系列的极端气候现象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他表示,面对今年仍可能频繁出现的气象灾害,江苏省气象台将把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细化到每3小时一次,天气预报也将精确到乡镇,力争把气象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南、北两极气候变冷与青藏高原隆起有直接关系

    新华社拉萨3月23日电(记者颜园园)南、北两极的寒冷世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特殊的气候与青藏高原有直接关系。在西藏举行的“世界气象日·关注极地”新闻发布会上,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高扬说,目前的研究已经显示出,南、北两极气候变冷与青藏高原的迅速隆起有直接的关系。

    高扬介绍,从地球科学的大系统看,地球三极之间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密切联系。青藏高原隆起是几千万年来地球上发生的最重大地质事件之一,它极大地改变了亚洲甚至世界的原来气候。大约在青藏高原迅速隆起的同时,南极和北极的气温也迅速下降,变成今天这般寒冷。

    以珠穆朗玛峰为至高点的青藏高原被称作世界的高极,它与南、北两极合起来统称世界三极,是地球上三大气候敏感地区之一,在地球及其区域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南、北两极大部分地区终年为冰雪所覆盖,气候寒冷,暴风雪频繁。

    高扬说,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很大。青藏高原的隆升使地球大气环流系统由准天文风系转变为季风系统,直接影响到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发展格局,它的动力和热力效应使其成为亚洲和北半球大气系统的控制区。这里广阔的冰川,为古气候学和冰川学研究提供了素材。

气象专家:气候变化深刻影响极地地区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樊曦、王优玲)23日是第47个“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气象专家表示,极地是全球气候环境的档案室,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极地地区,必须加强科学研究,保护人类的最后一块净土。

    在中国气象局举办的“科技创新论坛”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卞林根表示,过去几十年,极地环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必须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开展极地科学研究。

    气象观测发现,过去几十年,北极永久海冰在减少,冰川和冻土在融化;南极上空春季出现了臭氧洞,其面积最大时达280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3个中国那么大。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不久前发布的气候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增暖1.9摄氏度—4.6摄氏度持续千年的话,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约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升高60米,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谈到两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表示,根据对在青藏高原上钻取的冰芯的研究分析,过去100年特别是近50年来,青藏高原气温明显上升,温室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增加。

    姚檀栋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青藏高原冰川退缩、湖泊萎缩、冻土融化和草场退化。他强调,青藏高原近30年的冰川退缩程度相当于过去200年的总和。

    据悉,中国将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科学联盟不久前发起的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除继续执行常规的极地考察年度计划,还将特别组织执行南极PANDA(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北冰洋科学考察计划、公众参与和宣传计划、国际合作计划以及数据和信息共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