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并于当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信春鹰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东方卫视记者]我想问两个问题,最近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部分条款在国内引起了很大争议,比如延长拘留时间,某些情况下可以不通知家属等等条款,都被法学界专家认为是法制的倒退,其中公权利扩张远远大于对私权的保护力度,二位怎么看?最近的小悦悦事件让所有人都非常痛心,也有人认为当年彭宇案一天天下来所引起的后果,所以我想问二位对于法律和司法行为、对于公众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影响你们怎么看?谢谢。
[李飞]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刑诉法修改的问题。1996年刑诉法在做过一次修改以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为了适应新的情况,解决实施当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根据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这次提出对刑诉法再做一次重要的修改。刚才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虽然有不同意见,但是在起草过程中充分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考虑。刑诉法最近已经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各种意见我们会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
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加以完善,我简单说一下:一、完善证据制度。二、完善强制措施的适用。三、完善辩护制度。四、完善刑事侦查制度。五、完善刑罚执行制度。六、规定了一些特别的程序。包括对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特别程序,还有公诉案件当中当事人和犯罪嫌疑人和解的特殊程序,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或逃匿情况下对其非法财产的没收程序等等,我们还在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研究修改完善,谢谢。
[信春鹰]我来就你的第二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回答。近些天来,小悦悦事件引起了我们国家上上下下深刻的思考。救死扶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方面我们有丰富的道德资源和法律资源。青少年在我们国家法律上一直是享有特殊和重要的被保护地位。最近发生这个事件,有一些道德层面的问题,当然可能也有法律层面的问题。从法律层面来说,所有的法律都有基本的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社会正气,匡复正义。所以尽管在这件事上没有具体的立法,但是这样的法律资源在其他很多法律,包括宪法中都是有根据的。谢谢。